一、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有那些?
1、焦瑾璞: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正厅局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2、隆国强:博士,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外贸、外资、外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产业政策、中国汽车工业、中国粮食经济等。
3、王一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
4、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5、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全国政协常委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焦瑾璞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隆国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王一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厉以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毅夫
二、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详细内容
·2008年长安讲坛·2007年长安讲坛·2006年长安讲坛·2005年长安讲坛·2004年长安讲坛·2003年长安讲坛·2002年长安讲坛·2001年长安讲坛
“长安讲坛”,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长年开设的经济政策讲坛。从2001年4月第一期开讲以来,每两周举办一期,几乎所有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领域里有所建树的学者、专家都到该讲坛上发表过自己的研究成果。讲坛涉及范围广泛,讨论问题深入,听众可以即时提问与专家交流,直接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可以快捷地了解到这一方面问题以及目前研究的前沿状况;专家也可以从听众中直接听取批评、发现问题、得到反馈,及时改进自己的研究成果。“长安讲坛”坚持免费面向社会,保持纯学术性和公益性,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百余期,已经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政策讲坛。
从2008年3月起,论坛与新浪网达成战略合作,“长安讲坛”以“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长安讲坛”的崭新面貌,成为新浪财经频道定期专栏节目,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加扩大。长安讲坛固定地址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被列入该校的学分课。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8年年会:“世界经济展望与中国面对的重大问题”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7年年会:“大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6年年会:“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挑战”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5年年会:“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是论坛每年一届举行的重要会议,参加年会的除论坛全体成员外,政府高层部门、经济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和主流媒体也应邀出席年会。年会由论坛学术委员会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确定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发表专题演讲,并围绕主题展开自由讨论和交流。年会还对论坛年度工作进行总结,确定下一年度的工作内容。
几年来,论坛历届年会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理论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27次内部研讨会:中国股市和楼市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26次内部研讨会:“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思路”
中国经济50人论坛内部研讨会,是论坛本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每年举办3—4次,会议主题由论坛学术委员会确定。论坛内部研讨会仅限论坛成员、论坛企业家理事会成员和特邀专家参加。通过经济学家对当前社会经济现象及规律分析,共同探讨和总结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内部研讨会的成果通过《中国经济50人论坛月报》(内部刊物)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上报,专家们的政策建议及意见受到党和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论坛十周年研讨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论坛北京研讨会:“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房地产业健康稳定”
·论坛唐山研讨会:“科学发展与新型工业化”
·论坛北京研讨会:“综合经营二十年——中国银行业变革20年回顾”
·第三届中国经济50人田横岛论坛 从全球通胀到美国金融危机——这一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夏斌(2008-12-8)
放宽准入以释放内需潜力刘世锦(2008-12-8)
次债危机前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王建(2008-12-4)
我看中国改革30年张维迎(2008-12-2)
对十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思考吴晓灵(2008-11-14) 经济政策 体制改革 房地产 汽车
金融政策 三农 就业 老工业基地
西部开发 能源 企业发展 信息化 ·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11月29日下午2时30分,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金台饭店举行专题报告会,德国政府经济顾问彼得·德芬格教授就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未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做了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新浪·长安讲坛总第145期12月28日上午9时30分开讲,主题:“政策保8解近忧”,主讲人:论坛特邀专家、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
·论坛和英国斯特恩研究小组举行专题研讨会英国外交大臣与专家学者会面
·论坛成员与瑞典首相一行座谈
·斯特恩研究小组与论坛企业家、中国新闻记者举行对话会
·英国斯特恩研究小组一行将来京
·论坛举行主题研讨会,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和论坛成立十周年,《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回顾与分析》正式发行
·论坛十周年研讨会暨《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首发式即将举行 ·夏斌:从全球通胀到美国金融危机——这一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
·刘世锦:放宽准入以释放内需潜力
·王建:次债危机前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张维迎:我看中国改革30年
·吴晓灵:对十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思考
·吴晓灵:冷静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发展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信心 ·黄卫东:评曼昆经济学十大原则之一: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升
·宋鸣:企业拯救的意义和制度设计
·李耘:从金融海啸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绝症与对策
·论剑: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定制经济的崛起
·党爱民:全球经济将因利润枯竭而陷入萧条
·崔长林:已到了该给这场经济危机定性的时候——冀望于美国的金融救援都是徒劳的 ·胡鞍钢:中国改革三十年与未来发展
·欧美对决国际金融新秩序
·危机孕育机遇有能力才有机会
·英经济学家称应发展低碳经济应对经济困境
·中国如何保增长
·金融风暴是中国经济百年难遇的机遇 ·论坛和新浪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论坛与《21世纪经济报道》签署合作协议
三、当今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厉以宁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全国政协常委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张维迎
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20多年来,他以一个独立学者的立场,积极参与到中国改革实践的洪流中。他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2000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当选为“CCTV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高潮。
郎咸平
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毕业于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博士学位。被中国国内媒体称为“郎监管”,素有“郎旋风”、“最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之称。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
陈志武
1986年去美国留学,放弃了攻读7年的计算机专业,转而学习经济,并于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1990-1995年任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助理教授,1995-1997年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1997-1999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金融学副教授
1999年转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于2010年11月18日,被中国交通银行委任为非执行独立董事。
吴敬琏
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历届总理的座上宾,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李季
中国主流经济学专家,原天津市教委主任,中国著名经济师,毕业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著名投资高级经济分析师, 中央台著名股评专家, 中央电大市场营销学教授,是诸多企业家的经济战略顾问,长期专注经济发展战略及商务合作研究,多次参加全国高层经济论坛,对未来经济趋势的剖析极具影响力,其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让众多国内外企业家在多变的环境中找到了路标。
钱颖一
中国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2006年10月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四、中国现在知名的经济学家有哪些?
1、吴敬琏:吴敬琏教授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在商务人士中颇受好感,点击率达到70%。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2、厉以宁,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受到商务人士中高端人群的欢迎。
3、林毅夫,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受到有海归身份的商务人士和学者们的好感。
4、茅于轼,带有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的经济学家。 茅于轼先生的"厉害"在于他对微观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透彻研究和精妙阐释,他曾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微观经济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充分竞争下的供求均衡达致资源配置最优。
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由于深入浅出,颇得经济学之妙处,所以成为很多青年学者进入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介绍信。由于其著述语言引人入胜、观点精练,茅于轼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茅于轼迷"。
5、樊纲。樊纲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出色的理论阐释者,他的《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和综合》奠定其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地位。樊纲在众多大经济学家中可以称的上"少年英俊",颇受青睐。
6、张维迎,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zgzf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
7、郎咸平。郎咸平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他以保护中小股民为理念因而被媒体尊称为"郎监管",他又以仰融的独立第三方出现而深受瞩目。最近郎咸平提出人民币应该"再贬值2%以打击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资","企业不应做大做强而应精益求精"等观点,并炮轰海尔、TCL、科龙等中国知名企业,再次惊动天下人。
郎咸平的《整合》、《运作》、《操纵》在图书市场上销量也极好。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
8、胡鞍钢。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钢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 他所带头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是zgzf四大智囊团之一。
9、萧灼基。萧灼基教授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和论证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分离的问题。提出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问题。提出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完善全民所有制的经营方式。萧灼基多年研究《资本论》,近年着重运用《资本论》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0、张五常。张五常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主张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其对国内股份转让、外汇转让、政府管制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张五常在广州谈中国应对WTO挑战时,认为中国农业人口未来应降到25%几乎他的每次公开言论都会引起一片哗然--当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张五常教授对自己夸张的评价赢得了很多眼球的作用。 他的经济学"实用论"亦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有的人评价他是天才,有的人说他哗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