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四大美女:杨贵妃,西施,貂蝉,王昭君
四大美女: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四大美女,妇孺皆知,有各种浪漫的故事流传,正式中如何记载呢,接下来一一列举。
先说记载最多的杨贵妃。
杨贵妃
杨贵妃确有其人,新唐书和旧唐书均有记载。但是,这两本正史都没记载她的名字,就连白居易的《长恨歌》也只说是杨家之女,并没有说她的姓名。真正提到她的名字是一本叫做《明皇杂要》的书,这本书是在杨玉环死后一百多年的时候写的。看看这个名字,大概就是像现在的八卦新闻一样,捕风捉影的概率大一些。后代也就延续了这本书中提到的杨玉环这个名字。或许我们叫了一千多年的这个名字本身都极可能是错的。
既然说多四大美女,那就看看《新唐书》中关于她的美貌的写法吧。
新唐书原文如下: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
原文翻译:
玄宗贵妃杨氏,是隋代梁郡通守杨汪的四世孙女。其家后来徙居入籍蒲州,便成了永乐县人。杨氏幼孤,养于叔父家。起初成为寿王之妃。开元二十四年(736),武惠妃逝世,后廷妃嫔中没有合于玄宗心意的人。有人上言说寿王妃容貌秀美,天生丽质,可以充入后宫,便召她进入禁中,玄宗大为称异,便命杨玉环自请度为女道士,给予宫中女官之职,号为“太真”。另为寿王娶韦昭训之女为妃,而太真从此得到玄宗的宠幸。她能歌善舞,精通音律,而且聪明颖悟,智算过人,先事迎逢,合于上意。玄宗大喜,于是受宠专房,宫中号称“娘子”,礼仪与皇后相等。
新唐书中关于杨贵妃的传记也就是几百字,不到一千字,关于容貌的就这么多。貌似也没写长得多么的夸张呀。李隆基第一次见到杨玉环的时候,李隆基56岁,杨玉环22岁。这个年纪相差太大了。估计李隆基早已经将后宫中的各位嫔妃们看腻歪了,来一个新鲜的,长的差不多的估计就很喜欢了吧。针对杨玉环,后世有夸大之嫌。
至于杨贵妃的其他事迹,跟流传的差不多,再次就不赘述了。
王昭君
虽然杨贵妃的容貌史书中并没有写多少,但是最起码还写了将近一千个字来记录这个人。但是王昭君可就惨了。《汉书》关于王昭君的描写出现在《匈奴传下》(汉书将匈奴传分了上下两篇)关于王昭君的描写就几十个字。
王昭君,名墙(后汉书写作嫱)字昭君。匈奴呼韩邪单于求一个汉家女子来通婚,汉元帝从宫中选良家女子王昭君给匈奴单于,这个女子就是王昭君,然后呼韩邪单于封了王昭君为宁胡阏氏(yan zhi 阏氏是匈奴管他们的皇后的称呼,宁胡吗,就是是胡人安宁,胡人是匈奴的自称,可不是贬义),给王昭君的这个称呼可不是呼韩邪单于唯一的皇后,最大的皇后是大阏氏,也就是说王昭君在匈奴后宫不是地位最高的。王昭君跟呼韩邪单于生了个儿子,后来被封为匈奴右渠王,这个地位还比较高,在匈奴单于儿子中,算得上第二第三的位置了。后来呼韩邪单于死了,王昭君又做了呼韩邪单于的继任者,也就是呼韩邪单于的大儿子的老婆,又生了两个女儿。后来汉朝还派王昭君的哥哥出使匈奴,王昭君的各个被封为和亲侯。后来王昭君的女儿还作为人质,在汉哀帝时期进入汉朝侍奉过太后。
好了,《汉书》中关于王昭君的描写就这么多了,没其他的了。关于容貌只字未提,像什么让画师作画,没给钱之类的说法更是只字未提。
再说一下,昭君出塞的大背景。其实昭君出塞的时候,匈奴已经很弱了,完全被汉朝压制。不是像历史演义的那样,昭君是担负了什么历史使命。如果昭君不去,汉朝就要被匈奴吞并了一样。那会的匈奴单于是向汉朝求和来的,匈奴单于是希望汉朝赏赐一个汉女给他。如果真的是和亲,王昭君的地位根本不够啊。即使不是公主,最起码也得是一个翁主(汉朝规定,只有皇帝的女儿才可以称公主,诸侯王的女儿称翁主)。
《后汉书》关于昭君的文字多一点,而且也写的详细一点,请参考如下: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这里还写了一点王昭君的容貌。但是背景交代的很清楚,匈奴单于来朝,就是匈奴都到了低三下四的要来汉朝拜大哥了。《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东汉人。《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宋人。范晔距离昭君都好几百年了,估计范晔也有很大的演绎成分。在此以汉书为准,后汉书的仅供参考。
好了,剩下的两位就很简单了。
貂蝉
正史无记载。任何的正史,包括《三国志》均无记载。如果真的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对除掉董卓,勾引吕布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三国志》不可能一个字都没提。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处于晋朝初年,曹魏的废帝还没死呢。陈寿距离三国是很近的。如果真有貂蝉其人,陈寿不可能如此的忘却。易中天在品三国中大概提过貂蝉的来龙去脉。貂蝉不是一个人名,是负责管理貂蝉冠的一个女官的官名。关于貂蝉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元杂剧。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就可以很确定的认为,貂蝉完全是虚构的了。
西施
西施也很简单,正史无记载,只字未提。关于西施生活的年代,史料就很少,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留下来的就更少了。能参考的就一本《史记》。最起码太史公先生,对西施只字未提。跟范蠡离开越国,泛舟海上什么的。关于范蠡的这些事情,太史公在《越王勾践世家》中做了详细的记载,但是就没提范蠡还有个红颜知己。关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大美女西施的,俺不知道,也没做过考证,也没见到那个专家的考证。但是最起码在宋朝就有了,因为苏东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是提到西施了。或许西施真有其人吧,而且也漂亮,只是我们现在的史料太少了。如果考古能找到范蠡的墓,可以考证一下,范蠡身边是不是还有一个西施,再还原一下,看看是不是个大美女。
四大美女在正史中就是这样记载的。也不知道是谁,拼凑了这四个人为四大美女。或许这四位美女,不仅仅是长的漂亮吧。更主要的是这四位美女都有政治使命,都肩负了一个国家的兴旺。王昭君初始匈奴,西施灭了吴国,貂蝉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挽救汉家江山,杨贵妃的正面意义差了点,是让唐朝由盛转衰的,但是或许也可以做一个反面的很好的例子吧,毕竟杨贵妃也不像妲己那样穷凶极恶。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哪位是西汉时期的?
王昭君。
轶事典故
平沙落雁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宁元年(前3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对汉称臣,并自请为婿,汉元帝挑选了宫女王昭君。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
扩展资料
其他三位古代美女简介
1、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称西子,天生丽质。
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施夷光世居越国苎萝。
2、貂蝉
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後,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
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3、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华阴,弘农杨氏(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王昭君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昭君人物简介
西汉。
公元前54年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之家。王襄之女。(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其父王襄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王昭君本是平凡女子,为何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呢?
王昭君本是平凡女子,为何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呢?如果没有和亲这件事的话,王昭君应该不会入选四大美女,因为王昭君的美更特别,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灵美,为了家国大业,为了民族稳定,这种美,才是最美的,不能从外貌上来评价。王昭君时,正值汉匈两国关系紧张。王昭君进入宫廷后,一直得不到皇帝的召见。当时,匈奴表示愿意娶汉朝公主,两国交好。
王昭君就主动表示愿意和亲,王昭君是伟大的,作为一个弱女子,自己独自一人在外乡漂泊,而且当时汉人是看不起匈奴的,认为他们是夷狄,可是王昭君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在王昭君的努力之下,汉匈两国果然罢兵,王昭君为两国的和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数边关将士和家庭都应该感谢他。汉朝也因此减轻了政治压力,对内专注发展。更伟大的是,四年之后,单于去世,昭君上书请求回来,但是汉朝不允许,她只得按照匈奴习俗,嫁给单于的儿子。这对于汉人来说,是乱伦,但王昭君默默忍受了。
王昭君不仅美貌,而且对当时两国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入选“四大美女”毫不为过。中国历史几千年,美女很多,为什么选出了四大美女,因为都和政治有关。西施,是越国的间谍,帮助勾践复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董卓专权,王公大臣束手无策,貂蝉用美人计让吕布董卓父子反目,并让吕布杀死董卓,揭开了三国的序幕。唐玄宗因为宠幸杨贵妃,爆发了“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此,如果王昭君不去塞外,基本上对政治不会有太多影响,那么,也不会被选入“四大美女”。
四大美女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美女一般指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
1、西施,子姓施氏,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西施世居越国苎萝。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苎罗山下临浣纱溪,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
2、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之家。王襄之女。(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其父王襄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3、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徒。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4、杨贵妃于开元七年,出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