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黔金丝猴生活在武陵山脉的什么地方
武陵山脉黔金丝猴在贵州省武陵山脉梵净山
黔金丝猴,又被称为白肩猴、线狨、灰金丝猴等,其全身由多种颜色组成,体型略小于川金丝猴,体重约为8至15公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黔金丝猴栖息在犹如孤岛一般的梵净山中,生存范围狭窄,加之数量稀少,又被科学家称为“世界独生子”。
黔金丝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梵净山精灵”,“地球的独生子”,仅分布在贵州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周边旅游资源丰富。
二、黔金丝猴生活在武陵山脉的什么地方?
黔金丝猴生活在武陵山脉的梵净山。
黔金丝猴是一种只生活在我国贵州省武陵山境内的金丝猴,它的体型比川金丝猴小一些,面部呈现灰蓝色,据说只有在武陵山脉的梵净山才能看到它们,因此数量极为稀少,是非常珍贵的“世界独生子”,目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活习性
栖息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山地阔叶林中,主要在树上活动。结群生活,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一般约150-250只群居生活,最大群可达300多只。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
主要以多种植物的芽枝、嫩皮和花果为食。它们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一般每天更换一次活动地点,有规律的巡回迁徙。生性机敏,对异常的响声特别敏感,梢有响动,立刻逃跑。
三、金丝猴生活在中国贵州省武陵山脉哪里?
金丝猴生活在中国贵州省武陵山脉梵净山。
梵净山有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黔金丝猴、熊猴、猕猴、云豹、林麝、毛冠鹿、苏门羚、穿山甲、鸳鸯、红腹角锥、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和大鲵(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等14种。梵净山是黔金丝猴的独一分布区。
栖息环境
黔金丝猴栖息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地阔叶林中,主要在树上活动,结群生活,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
栖息地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活动的海拔高度比川、滇金丝猴都要低,多栖于海拔500-800米河谷阔叶林,夏季则多见于海拔1400-2200米左右的阔叶混交林。也偶见于村寨附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黔金丝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梵净山
四、黔金丝猴生活在武陵山脉的什么山?
黔金丝猴分布於贵州省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现在的具体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松桃县的泡木坝、田家坝、白云寺、牛凤包;印江县的亚盘岭、淘金河上游和护国寺。
相关说明
黔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体长64-73厘米;尾长70-97厘米;重量8-15公斤。黔金丝猴的体型略小于川金丝猴,脸部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吻鼻部略向下凹,前额毛基金黄色,至后部逐渐变为灰白。
背部灰褐,从肩部沿四肢外侧至手背和脚背渐变为黑色。肩窝有一白色块斑,肩毛长达16厘米。颈下、腋部及上肢内侧金黄色,尾基深灰色,至尾端为黑色或黄白色。幼体色淡,通体银灰。
群居性动物,一般约150-250只群居生活,一个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变化。活动范围大,最大群有400多只,种群中雌性与雄性的数量基本相当,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为植物性的叶、芽枝、果实及树皮。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
五、黔金丝猴生活在武陵山脉的什么地方?
黔金丝猴生活在武陵山脉的梵净山。
黔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体长64-73厘米;尾长70-97厘米;重量8-15公斤。黔金丝猴的体型略小于川金丝猴,脸部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吻鼻部略向下凹,前额毛基金黄色,至后部逐渐变为灰白。
相关信息
群居性动物,一般约150-250只群居生活,一个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变化。活动范围大,最大群有400多只,种群中雌性与雄性的数量基本相当,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为植物性的叶、芽枝、果实及树皮。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
由于黔金丝猴栖息在犹如孤岛一般的梵净山中,生存范围狭窄,加之数量稀少,又被科学家称为“世界独生子”。
六、金丝猴生活在中国贵州省武陵山脉哪里?
黔金丝猴生活在中国贵州省武陵山脉的梵净山。黔金丝猴一般多是群居性的,一般是在150-250只,它们群的大小会在四季有分合变化。它的食物一般是植物芽、嫩皮、花和果实为主,它们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每天更换活动地方,有规律的来回迁徙。
黔金丝猴的形态特征
黔金丝猴身体长60-73厘米,尾巴长80-90里面。头部是圆形,面部裸漏呈灰蓝色的。因为有大块的白斑在身体背面的两肩,也叫白肩金丝猴。
黔金丝猴的体毛没有川金丝猴的长,背部毛发也不明显,密度较稀,皮肤也没川金丝猴艳丽。这就是黔金丝猴的样子,同时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要禁止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