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职大小顺序是什么?
官职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公务员相关概念
一、公务员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不具有领导职责,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
二、公务员职级的分类: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三、公务员级别:公务员级别由低至高依次为二十七级至一级。
四、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1.国家级正职:一级。
2.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
3.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
4.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5.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
6.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7.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8.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
9.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10.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以上内容参考:中央人民政府-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邗江统战部-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
二、中国官职等级表
中国领导职务级别有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厅级以下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巡视员、调研员、主任科员、科员。我国的行政级别分为五级。分别是: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我国公安局官职的等级是人民警察警衔设下列五等十三级: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一级、二级、三级;警督:一级、二级、三级;警司:一级、二级、三级;警员:一级、二级。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行政职务和行政级别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行政职务是公务员所处的工作岗位,比如说局长、副局长、科长、副科长、县长等,属于行政职务;行政级别是指公务员所享受的级别,比如科级、处级、厅级、省级等。一般行政职务对应相应的行政级别,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县长属于县处级,科长可能是科级,也可能没有科级。
拓展资料: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八条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三、古代官职从大到小排列
古代官职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爵、丞相、太傅、尚书、大将军、军机大臣、太尉、参军、刺史、太守、巡抚、校尉、提辖、知府、县令、里正。
1、爵:即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3、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
4、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5、大将军:将军的最高称号。
6、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
7、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8、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丞相的军事参谋。
9、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10、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11、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12、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13、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14、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15、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16、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
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四、中国的职位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怎样的?
中国的职位排序是;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家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副总理这些是国家的管理最高层。
以下的职务按两条线就职的是,国家具体办事机构:中央直属的部、委、办、署有部长、副部长、(其他的部门相当于部级也是一样);在往下就是各部门的下属局、处、科、室分别设立正副。
第二条线就是各级政府的官员的任职,省长、副省长、等,以下的部门设立是厅、局、处、科,这些都配有正副。
再往下就是市长、副市长,下边设立局、处、科等。
再往下就是县长、副县长,下边同样设立局、处、科等。
再往下就是乡镇的乡长、镇长、副乡长、副镇长。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
(三)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
(四)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五)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
(六)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七)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八)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
(九)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十)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公务员
五、古代官职从大到小排列 古代官职从大到小怎么排列
1、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2、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3、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太尉、司徒、司空。(武)领侍卫内大臣。
4、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郡王、国公。(武)将军、都统、提督骠骑大将军嗣王。
5、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开国郡公。(武)辅国大将军、副都统,总兵。
6、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各省布政使、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大都护、光禄大夫。(武)镇军大将军、副将。
7、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侍中、中书令、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太子宾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上都护金紫光禄大夫。(武)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左右散骑常侍、内侍监、中都督、参将。
8、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武)游击。
9、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武)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