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用则小上一句

自用则小上一句:好问则裕。这是学问的至理名言,也是对我们人生成长良性发展的座右铭。

这八个字当中的“好”是喜欢的意思,“裕”是富裕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喜欢遇到不解的事情,就多问多请教,并且找到知道原因的人,他慢慢就会知识渊博,不会感到不安和迷惑,这就跟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一个道理。

今日解释:

而“自用则小”就是说,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就不能成大事。

今天,我们的学习比之古代人容易太多,也就是说知识的获取方式更加多元化,甚至花不了多少精力和金钱。

即便是很多东西都不懂不专业,偷偷上网一查,你能获得不少丰富的元素,这些都是财富,但是这些财富虽然你可以立即拿来当装饰,却并不是真的属于你,特别是那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

二、什么自用则小的前一句是什么

自用则小的前一句是好问则裕,出自《尚书·汤诰》。意思是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三、《尚书》中“自用则小”的前一句

《尚书》中“自用则小”的前一句是好问则裕。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译文:我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会灭亡。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

扩展资料

自用则小的上一句是什么-自用则小上一句

《尚书·仲虺之诰》赏析:

《尚书·仲虺之诰》为《尚书·商书》名篇,解决了商汤最顶心的问题——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合理的制度(大禹长久的事业)、来源于上天的意旨(天命)、来源于人民的支持(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而不是交接的手续。

《尚书·仲虺之诰》阐述了商汤革命的合理性。称赞商汤品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与夏桀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所谓的“应乎人”。

四、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全诗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解释: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出自《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扩展资料: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摘自《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原文节选如下:

……

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欲王自勉,明大德,立大中之道於民,率义奉礼,垂优足之道示后世。○中如字;本或作忠,非。裕,徐以树反。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求贤圣而事之。○王,徐于况反,又如字。谓人莫已若者亡。自多足,人莫之益,亡之道。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问则有得,所以足,不问专固,所以小。○好,呼报反。呜呼!慎厥终,惟其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戒慎终如其始。○鲜,息浅反。殖有礼,覆昏暴。有礼者封殖之,昏暴者覆亡之。○覆,芳服反。暴,蒲报反,字或作虣。钦崇天道,永保天命。”王者如此上事,则敬天安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