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6字内功心法口诀是什么?

如下: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

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普通人打坐起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都很低视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对。下沉一片无明中,而且心思更乱。 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样,就是后脑的视觉神经跟著向下拉,影响了大脑,反是不得安详、不得清净。

所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视,闭著眼皮没有关系,眼珠子也是平视。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来,然后眼皮闭上,眼珠子摆正,不低下来,不向下,不向上,平正的,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然后不看了。

二、内功心法口诀16字是什么?

以道家内功心法为例: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摇天柱,赤龙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顿。

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口诀十二段,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

内功心法作用:

内功心法的修炼主要是对神意气形的身心锤炼,这种锤炼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而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身心调整,使精神状态(意识状态)和生理状态(形体动作)从杂念纷呈的“五马分尸”和“四分五裂”状态,进入内心宁静(心中一静)、意识专一(专注一方)、气血通畅(气遍周身)、形体放松(松稳慢匀)的境界。

这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养过程——“修”是修正、修改、修复不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养”是培养、培育、滋生出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这个过程要贯彻太极拳锻炼的始终,这其中,身心调整是进行内功心法修炼的前提条件。

三、佛法修心口诀是什么?

1、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2、缘来则聚,缘去则散,缘起即灭,缘落已空,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6、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四、内功心法口诀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

这就是我们老师在教练功的时候,所需要默念的口诀。这就是真正的内功心法口诀。只需要你不断去实践,不断去练习的。所有的一切功夫都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真心实意地去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做出来的,所以口诀其实也是要不断的背诵,默念。才能熟悉的。在练功的时候配合口诀,才能够把功法变得更加的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