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怎么死的?

朱自清因严重胃病(严重胃溃疡导致胃穿孔),与世长辞,享年50岁

朱自清,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绍兴。

1916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22年,他同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

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毁灭》。

1926年10月,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景》。

1931年到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

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大学文学系。

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

1948年6月,他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后因胃病复发,医治无效,终在贫病中死去。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998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著名记者柏生写的文章《永远怀念朱自清老师》。

朱自清死因是什么

朱自清的死亡值得所有人纪念,他是杰出的革命战士,为人民做出了正确的指导,那他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朱自清死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自清的死因

关于朱自清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其实和朱自清抵制救济口粮有关,他的死是因为饥饿引起胃病并且长时间不治疗引起的。他生活在民国时期,那时候国民党和美国勾结,他不愿意接受美国的粮食但是那时候的国家没有足够的粮食来给群众们充饥,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的购买国民党的粮食来过日子,但是朱自清不愿意这样苟且的过日子,他 命令 自己家里都不许买国民党的粮食,所以他因为把粮食都留给了自己的亲人们而得了严重的胃病。

如果在现在胃病其实称不上是大病,但是在当时那个人民都没有饭吃的时期,胃病得不到好的治疗是很容易滋生很多的并发症的,所以就是这小小的胃病最后变成了大病,朱自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所以在最后他的体重仅仅只有七十几斤,这对于一个成年男性来说是极度不正常的,所以胃病越来越严重加上没有食物给他充饥,他的胃病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所以朱自清是因为得不到 营养 的食物,引发胃部 疾病 而死去的。

朱自清拒绝领取救济粮的原因是什么

被大家所熟知的朱自清先生是一位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除了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散文家之外很少人知道他也是一位非常有骨气的革命家,朱自清救济粮的 故事 很多人都听说过,不仅是在过去仅仅是在现在都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他这样。

朱自清读大学的地方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清华大学,这个地方是学生最先觉醒的地方,所以在所以他对国家的救亡运动非常上心,他总是站在起义的前端,那时候因为我国的某党和外国的政府相互勾结,垄断了我国国产粮食的售卖,在市面上能见到的都是外国的面粉,他为了和这些邪恶势力作斗争命令家里人都不允许买这些粮食,但是时间一长难免出现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孩子们的营养跟不上,但是他依然不愿意妥协。

就这样多了很久,他生病了,因为长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所以他得了很严重的胃病,但是这个时候国家又没有足够的营养 物品 提供给他,别说是他就连当时的领导人都没有足够的食物,但是就算到了这个地步朱自清还是不愿意接受救济粮,可是他的胃病原来越严重恶化成了胃穿孔,最后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离开了人世,就算在最后一刻朱自清也没有就收救济粮,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多的人都非常敬仰他,在一片他的学生所写的纪念他的的文章中就提及了这件事,朱自清救济粮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朱自清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朱自清的故事,还是算他读书的事情比较多呢。年少的时候,那个时候由于自己家里面也不是非常的富裕,朱自清每个月才只有一两元的零花钱,但是朱自清拿这零花钱不干别的,就专门用来去书店看书或者是买书看,有的时候一个月的零花钱早早就没有了,还有的时候不仅身上没钱了他还倒欠别个书店钱,后来朱自清结了婚,有一次他又去买书,看见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当即想买下来,但是哪儿本书的价格太贵了,要十几块钱才能买,朱自清摸了摸自己的包包,发现只剩下几元钱,根本就不够,没 办法 ,朱自清想来思去,想起了自己在结婚的时候那件毛皮衣,那件衣服还是父亲给自己做的,朱自清没有多想,当即回家将那件毛皮衣拿了出来跑去当掉,最后以毛皮衣换回了自己喜爱的书。

还有个故事是发生在朱自清晚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在闹内战,国民党是一边,共产党又是一边,朱自清拒不接受国民党为大家发的美国的粮食,不仅如此,还冒着全家都不能饱腹的后果签了协议,总之他就是不能接受外国佬给的东西,因为当时确实人民很多都因为内战而吃不饱,这是朱自清的一种爱国精神,实在是值得人们钦佩的精神。

朱自清文采飞扬,他的死因是什么?

朱自清因为胃穿孔去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国共内战时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特别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

于是他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

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逝世,享年50岁。

扩展资料: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严重胃病逝世,享年50岁。在那个大变革前的至暗时刻,朱自清之死意外地成了一个事件。

尤其是他在去世前两个月签署的《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于时局中形成了极大的象征意义,对他的悼念亦从师生间自发的哀思逐渐转向了对知识分子道路的讨论。

这是1948年下半年中国文化景观的一个颇具色彩的部分,朱自清的一生也由此分成了两段一段是象牙塔、一段是十字街头,一段是爱平静爱自由的自由主义者。

一段是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英雄,这其中最权威的墓志铭自然是那篇《别了,司徒雷登》。在毛泽东的赞许中,朱自清的去世成为了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

自觉融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象征,成为了知识分子群体中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象征。通过对朱自清以及闻一多的颂扬,革命话语与民族主义话语实现了成功的结合。

也使得摇摆在国共之间的旧知识分子群体迅速决裂,为最后的革命争取到更多支持。同时,在更年轻一辈的新知识分子那里,朱自清与闻一多的道德能量迅速转化成为一种对于新政权的人民意识与新颖独特的自我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著名作家朱自清怎么死的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逝世,享年50岁。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扩展资料:

朱自清死亡背后故事:

朱自清实死于严重的胃溃疡。这种病的起因与生活的颠沛流离有关,日寇侵华中朱自清所服务的清华大学曾几经搬迁;战时教授们的生活水准大大降低,这也是容易引发胃病的重要因素。

但教授们的生活水准究竟低到了何种程度?是否瓶无储粟屡告断炊?恐怕也不尽然,查阅朱自清的日记,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被公认生活最困难的西南联大时期,他还是经常会有饭局。

而且隔三差五就会和朋友们在一起打打桥牌,很难想象,一个空着肚子的人会有心思和闲暇去斗这样的巧智。可以认为,虽然当时的知识分子处境不佳,但和大多数底层百姓相比。

他们的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更不用说像朱自清这样名牌大学的教授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看不清世界大势,集中资源于内战,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再一次被波及。

许多学生愤然冲出校门,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一时如火如荼。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所谓币制改革使经济接近崩溃,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都不能不大受影响。

知识分子也一样,但揆诸现实,我们就会发现知识分子所受的这种影响肯定要小于一般底层群众。《人民日报》的著名女记者金凤当年在燕京大学读书。

她回忆了1947年底参加"反饥饿反内战"游行的情景,"中午时分,学校食堂送来白面馒头和菜汤,一旁监视我们的国民党特务嘲笑我们。

'你们吃得那么好,还成天喊反饥饿,你们挨饿了吗?'我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是为老百姓反饥饿。全国老百姓不是被内战拖入绝境了吗。"

学生们对特务的反击自然是有力的,但从中也可反证我上面的判断:在校学生的生活是像金凤描述的这样,教授生活如何岂非不言自明。

具体到朱自清,其实他应该是最不容易被联想到"饿死"这一凄惨图景的。不仅因为他的声望、地位和收入水平,也由于他的病。稍有常识的人就都知道,胃溃疡这种病对进食有很多顾忌。

既要禁吃某些食品,更不能多吃,稍不注意,就会呕吐,使胃大受折磨。朱自清的日记也证明了这一点。翻开1948年的日记,我们没有看到他为食物短缺而苦的记载。

相反,多的倒是下面一些文字:"饮藕粉少许,立即呕吐";"饮牛乳,但甚痛苦";"晚食过多";"食欲佳,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就在他逝世前14天的1948年7月29日。

也就是他在拒领美国"救济粮"宣言上签名后的第11天,他还在日记里提醒自己:"仍贪食,需当心!"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辞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朱自清病逝 他真的是被饿死的吗?

朱自清为什么跳河

权威的说法,朱自清并不是跳河而死,而是因病去世的。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严重的胃病引发胃穿孔,经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50岁。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味抵制和镇压国内的民主运动,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先后因此遇难,这使得朱自清万分伤痛、甚是压抑痛苦,面对热衷于内战的国民党的腐朽统治以及经济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朱自清更是义愤填膺、不可名状。于是他坚决拒领、拒购由政府配置的美国援助的所谓救济粮,并与吴晗等人为此专门共同签发了一份公开声明……

朱自清的所作所为,显示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不屈气节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