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的意思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出自】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例子】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1、《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白话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2、《如梦令》创作背景
《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从其明快的色彩和欢乐的格调来看,此词当是词人回忆青年之作。
李清照词《如梦令》绿肥红瘦指的是
“绿肥红瘦”指的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如梦令》这首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作者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如梦令》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如梦令》中,作者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李清照前期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作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释义: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出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
全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扩展资料: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什么意思?
1、释义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2、原文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注释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4、简析
此词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笔写秾丽艳冶之情,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所谓有甚于画眉者是也,所以绝对不许第三人介人。头两句固是写实,却隐兼比兴。金圣叹批《水浒》,每提醒读者切不可被著书人瞒过;吾意读者读易安居士此词,亦切勿被她瞒过才好。及至第二天清晨,这位少妇还倦卧未起,便开口问正在卷帘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样了?答语是海棠依旧盛开,并未被风雨摧损。这里表面上是在用韩偓《懒起》诗末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作“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的语意,实则惜花之意正是恋人之心。丈夫对妻子说“海棠依旧”者,正隐喻妻子容颜依然娇好,是温存体贴之辞。但妻子却说,不见得吧,她该是“绿肥红瘦”,叶茂花残,只怕青春即将消失了。这比起杜牧的“绿叶成阴子满枝”来,雅俗之间判若霄壤,故知易安居士为不可及也。“知否”叠句,正写少妇自家心事不为丈夫所知。可见后半虽亦写实,仍旧隐兼比兴。如果是一位阔小姐或少奶奶同丫鬓对话,那真未免大杀风景,索然寡味了。
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意思
1、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的是暮春时节,表达了作者对红颜易老的感慨。
2、绿肥红瘦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用“红”、“绿”两种颜色代替了花朵和绿叶,“肥”是形容雨后绿叶吸足了水分,长得茂盛肥大,“瘦”是指花朵经受不了风雨摧残,已经凋落的不剩多少。
3、“肥”和“瘦”是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了雨后海棠花的状态。让人可以联想到这个时节,春天渐渐远去,夏天来临,不属于夏天的花朵只能渐渐退场,这种暮春的景象不禁能勾起人们的惜春之感,这也是作者想传达出来的惜花之情。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话使用反问的手法,像是在反驳,又像是在说服自己,词人猜想,经过一夜的风风雨雨,海棠不会再娇艳如旧,但侍女回答和昨天一样,又让自己有些侥幸和不确定,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短短几句,却层层转折,让人叹为观止。
5、在这首词里衍生出了成语绿肥红瘦,指到了暮春时节,绿叶茂盛,花渐凋谢。表达一种红颜易老的感慨。
“绿肥红瘦”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呢?
“绿肥红瘦”源于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小词《如梦令》,要搞清楚“绿肥红瘦”代表什么意思?就得先搞清楚古诗文中较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借喻。借喻便是借一个物体的某一个一部分或某一特点等来代指这一事情。例如,借帆来代指船,例如,我们现在常见上班族这个词来代指职场人士。“绿肥红瘦”这个词,便是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绿,就是指四季海棠的绿叶子,红,就是指四季海棠的玫瑰花。绿肥红瘦的含意,便是四季海棠已慢慢花败,而绿叶子却慢慢繁荣昌盛。用绿红来指代花叶子,让小词中的视觉形象更独特。
“绿肥红瘦”一词源于宋朝李清照的《如梦令》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只道海棠依旧。是否,是否?应是绿肥红瘦!指叶丰腴、花绽放的热闹景象!李清代眼里的”绿“还能肥吗?胖瘦全是用来形容人或是生物的,用来形容植物便是作家的语言表达了。这首词的绿是绿叶子,红是玫瑰花,应该是绿叶子渐多,玫瑰花凋落愈来愈少的意思。 绿叶子和玫瑰花中的“绿和红”全是修饰词,这里是诗家语用修饰词活用作专有名词。
把绿叶红花用肥、瘦来描述似乎是李清照的壮举。在那时候就会有很大的危害,大家能够看到这类使用方法在宋代才开始看到,别的应用”绿肥红瘦“的作家仿佛都比李清照年青。“绿肥红瘦”李清照的传统使用方法,没有人会出其右。由于术语过于与众不同而切合,因此后代也无法用来就用。这算不上是个四字成语,应当算得上一个特殊语,不具备普遍实用性。绿肥红瘦比照独特。那“红瘦″恰好是说明春季逐渐离开,而“绿肥作物″则代表着绿叶成荫的炎夏即将来临。表达了作者对佳人稍纵即逝的感叹!
试问卷帘人,只道海棠依旧:问卷帘窗帘人,一夜雨打风吹,四季海棠还好吗?那个人回应:“好着呢!”卷帘窗帘人是谁,不清楚,可能是婢女,也可能是别人,总的来说是跟李清照很亲密的人,不然不容易为她卷帘窗帘。李清照这一首《如梦令》虽写忧愁,但又并不是简单的本人负面情绪,在其中有着国事家事的大环境。“海棠依旧”就是指好像一切表面上看上去与过去并没有各自,但已经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是说绿叶成荫而玫瑰花凋零。隐喻时光流逝,尘事发生变化,佳人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