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

朱元璋

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分封,第四子朱棣封为燕王,镇守北平;十三子朱桂封代王,镇守大同十九子朱橞封谷王,镇守宣府。成为“九边重镇”的重要组成部分。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扩展资料

燕云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当然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这段话足以阐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对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一方面,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

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611年 )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另一方面,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与前沿,是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谁收复的?

是由朱元璋收复的。

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公元913-公元1368年)之后,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

“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北伐元朝。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至此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

政治价值:

燕云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当然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这段话足以阐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燕云十六州是明朝谁收复的

燕云十六州,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同学肯定清楚,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所谓的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这十六州分别是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与石敬瑭达成协议,支持石敬瑭称帝,前提条件就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石敬瑭同意了,于是,契丹出兵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王朝,石敬瑭称辽太宗为“父亲”,自己则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

由于燕云十六州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此后历代汉族王朝都试图收复。第一位救火的是后周世宗柴荣。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攻辽,兵锋直指幽云之地,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收复了瀛州、莫州、宁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然而,天妒英才,正打算攻占幽州之时,柴荣病重,不得不班师回朝。6月19日,一代英主柴荣在开封病逝,大好河山被赵匡胤篡夺。

第二位出场的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79年,在灭掉北汉后,宋太宗率军未经休整就攻打辽国,希望一举夺取幽州。然而,当时的辽景宗耶律贤收到情报命令骑兵出击,宋军被辽军包围,全线崩溃,可怜的宋太宗赵光义中箭受伤,灰溜溜地坐着驴车逃跑。

在这之后,北宋和辽国打打停停,一直没有收复幽云地区。公元1004年,北宋和辽国在澶州订立合约,这就是“澶渊之盟”,宋朝基本放弃了幽云十六州。一百多年后,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灭掉昔日的兄弟——辽国,届时金国将燕云十六州归还北宋。辽国灭亡后,完颜阿骨打如约将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归还北宋。

但在完颜阿骨打死后,金国看到北宋如此“肾虚”,就攻打北宋。1126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更是无力收回燕云十六州。

第三位出场的就是明朝将领徐达。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8月,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元朝的大都,燕云十六州在455年之后重新回到汉族人手中。

燕云十六州是什么时候完全由谁收复的

是在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自此燕云十六州结束了在非汉族的统治,前后攻击经历455年。其最早失于五代十国时期即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称辽太宗父亲,自己为儿皇帝。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历来为中原王朝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天然屏障。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影响中国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

扩展资料: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

1、宋朝开国之后,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

2、公元1125年金朝灭辽占据燕云十六州,1127年灭北宋,1153年金朝皇帝完颜亮再扩建燕京为金中都,定为首都。

3、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克金中都,并改名为燕京,1234年,蒙古灭金朝,占据燕云十六州。

4、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

5、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再次由满族经略,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

6、1912年清帝退位,清王朝覆灭,幽云十六州由北洋政府管辖。

7、因侵华日军的占领,燕云十六州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又是在日本人的统治当中,最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以后,燕云十六州回到了中华民国的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