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江南造船厂始建于1865年。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国内外闻名的江南造船厂,她诞生于1865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1994年,江南造船厂进入全国百家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行列,1996年顺利实现了公司制改造。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船台4座、船坞4座,以及主要生产设备近6000多台(套),能设计、建造、修理8万吨级以下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船舶和舰艇,能制造和安装各种大型金属结构件工程以及成套机电和化工设备。

二、谁创造了江南制造船厂?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而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造船业务,是李鸿章和曾国藩共同创办起来的。

1862年,李鸿章率淮军进驻上海以后,为了和兵力众多的太平军抗衡,于是大量从西方购买武器,武装淮军。装备了洋枪、洋炮以后的淮军确实战斗力大为加强。但是由于此时李鸿章还没有可靠稳定的外购途径,因此购买的西式武器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时常买不到。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让李鸿章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考虑自己开办兵工厂仿造西式武器。1863年,在常胜军任职的英国人马格里投入淮军,担任炮队教习一职。为了吸引李鸿章的注意,马格里向李鸿章建议自造弹药,以降低成本,并利用军中工具自己造了一颗炮弹,以证明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马格里的建议正好和李鸿章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李鸿章马上命他招募工匠,开始生产弹药。并命参将韩殿甲和候补知县丁日昌也分别开设兵工厂,模仿马格里生产淮军所需的弹药。

李鸿章攻克苏州以后,马格里的兵工厂随之迁移到苏州,改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搬迁到南京,成为了后来有名的金陵制造局,而此时的李鸿章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制造弹药,有心仿造西式枪炮,于是命留在上海的丁日昌寻访合适的洋人工厂,加以收购,以便扩大生产规模。

1865年,丁日昌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那就是旗记铁厂。旗记铁厂是美国人科尔所创立,具有修造船只、制造大炮、枪支的能力。因为旗记铁厂开设在虹口租界内,周围居民对于身边有这么一家兵工厂极为不满,科尔为了避免麻烦,有意出售。

就这么最终李鸿章花了4万两白银,将旗记铁厂买下,并将韩殿甲和丁日昌两处兵工厂的人员、设备一起并入,改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由丁日昌进行管理。

而在1865年年底,奉曾国藩之命去欧美采办机器设备的容闳返回国内。曾国藩见李鸿章扩大军工生产需要设备,就将机器都拨给了江南制造局,这么一来江南制造局更是如虎添翼。

到了1866年,李鸿章受命率淮军北上征讨捻军,曾国藩回来继续担任两江总督一职,江南制造局也转归他管辖。为了方便江南制造局的发展,1867年曾国藩将其迁移到了高昌庙,并大肆扩建,扩建以后的江南制造局很快成了国内最大的军工厂之一。

江南制造局早期主要是为淮军生产武器、弹药。而曾国藩一直对于西洋轮船颇有兴趣。早在1863年,他就在安庆内军械所试造过蒸汽轮船,可惜不是很成功。此时随着江南制造局生产能力的增加,已经有余力建造轮船,所以曾国藩在1867年上奏朝廷,申请让江南制造局建造轮船。

旗记铁厂原本的主要业务就是修造船只,因此这一次试造非常成功,1868年年7月27日,中国第一艘蒸汽军舰在制造局下水,曾国藩将其取名为“恬吉”号(后改名“惠吉”号)。此后江南制造局又陆续建造了“操江”、“测海”、“海安”、“驭远”、“金瓯”、“保民”等舰,成为国内仅次于福州船政局的第二大近代造船厂。

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因此江南制造局可以说是李鸿章和曾国藩两人联手打造。可惜的是1885年以后,因为经费有限,江南制造局为了保证军火的生产,所以停止了造船,只保留了修理船只的业务,可以说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三、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什么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就是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为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旗下的船舶修造企业,是建造修理各种船舶、加工大型钢结构的专业性企业,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船舶的专业性船厂。

上海江南造船厂创建于1865年,历经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船坞、海军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厂,1996年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独立建制。140多年来,江南造船饱经历史沧桑,经久不衰,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不仅有中国第一炉钢、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更有中国第一艘潜艇,还有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远望”系列航天测控船。

四、谁知道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140年前清政府直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清朝洋务运动早期,两江总督李鸿章买进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开始自行制造火药和枪支。据史料记载,当年9月在奏报清廷的奏摺中,李鸿章曾有如下解释:“正名办物,以绝洋人觊觎。” 1867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租界迁至黄浦江畔的高昌庙现址,逐渐成为赫赫有名的江南造船。 对江南造船厂,学界一致评价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这里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近代企业,也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正规产业工人、第一艘机动兵轮、第一磅无烟火药、第一门工业火炮,甚至第一炉钢。 在学界看来,在清代寻求自强之路的洋务运动背景下产生的江南造船厂,不仅是中国百年近代工业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几乎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所有重大事件,而这正是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保护原址的初衷。 江南造船厂始建于1865年。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国内外闻名的江南造船厂,她诞生于1865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1994年,江南造船厂进入全国百家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行列,1996年顺利实现了公司制改造。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船台4座、船坞4座,以及主要生产设备近6000多台(套),能设计、建造、修理8万吨级以下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船舶和舰艇,能制造和安装各种大型金属结构件工程以及成套机电和化工设备。

五、谁知道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型工业企业。

六、江南造船厂在哪里

江南造船厂总部地点在上海·长兴岛·长兴江南大道988号。

拓展资料:

江南造船厂现已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现有员工2万人,党员1785人,公司党委下设二级基层党组织40个。

江南造船前身是创建于清同治四年(即1865年)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20世纪50年代初改名为江南造船厂,1998年改为公司制企业。2008年6月,因世博会建设和自身发展需要,江南造船从黄浦江畔整体搬迁到长兴岛。

作为“中国第一厂”,江南造船见证了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历久弥坚、长盛不衰,创造了上百个中国第一,被誉为民族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祥地、产业工人的摇篮、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播火地、改革开放的先驱。

经过资产重组整合,江南造船占地面积517万平方米,岸线总长3561米,共分三个生产区域,能够满足海军各系列舰船的建造需要,还能够建造全系列液化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以及公务船、科考船、破冰船等特种船舶。

2012年,江南造船率先转型,在船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腾飞,于2015年成功实现了成为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的目标。2016年12月,江南造船成立江南研究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江南造船正努力成为船舶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传统制造业的颠覆者。

江南造船还拥有江南管业、江南房产、江南技校、江南医院、江南传媒等数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