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录取规则是什么?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各省高考报告都普遍在普通批次选择平行志愿的院校录取方式,这样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为原则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考生的权益,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一个一个按照志愿投档录取,分数越高选择院校的权限范围越大。
1.平行志愿掉档
掉档原因:所有志愿均填写录取分数较高院校;结果每个院校的投档分数都未达到;
措施:填报志愿时,拉开高校层次,冲稳保院校谨慎选择。
2.平行志愿退档
退档原因:未勾选同意调剂选项,未达到院校专业特殊要求,如体检、单科成绩、限报人员;
措施:填报志愿时,仔细了解院校录取规则,勾选同意调剂选项。
3.平行志愿填报高校顺序不当
后果:如果较低分数高校在前,即使达到理想院校分数,也不能被录取。
措施:将分数高的院校和理想院校顺序尽量往前放。
4.重视专业选择,轻视院校选择
可能后果:进入大学后整体环境比较失望,大学毕业后起步门槛低人一等,面临歧视;
措施:能上好学校不去差学校。能去985不去211,能去211不去一般院校,能走本科不上专科。
5.报志愿全是热门专业
可能后果: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很有可能出现接受专业调剂甚至掉档风险;
措施:填报志愿时,拉开专业热度,可选择自己喜爱未来又有发展趋势的专业作为参考。
*小提示:高校一般允许学生在大一结束选择转专业。对于独立学院和原来的本科三批,属于拿高价学费换取本科学位。
扩展资料:
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F、G、H 8个平行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 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另外,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又名“征集志愿”。
在“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省招办将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
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
每批院校投档程序如下
①进行平行志愿的投档;
②对未被投出的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报考非英语语种的外语专业的考生、报考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单科 优秀学生等特殊考生,按照相应政策进行补充投档;
③进行平行志愿退档处理;
④向社会公布录取及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信息;
⑤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
⑥进行征求平行志愿的投档及退档;
⑦征求平行志愿中的服从志愿投档及退档。
意义
(一)对考生来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二)对于高校来说,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据模拟预测,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
(三)进一步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行志愿
二、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录取规则有哪些
对于很多的家长和考生来说,都不明白 平行志愿 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样的条件符合平行志愿呢,一起跟随我来了解一下吧。
一.了解平行志愿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 录取批次 中,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省招考办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在几次不同投档比例的模拟投档后,由招生院校确定投档比例,再分别将文史类、理工类达到批次全省 录取控制分数线 (以下简称省控线)的考生,按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照顾政策分)从高到低排序,并依据考生排序逐个投档。
投档时,依次由计算机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投档,就不再检索b、c、d、e院校志愿;如果考生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以此类推,直到该考生被投档或所有志愿均不符合本批次投档条件而不能投档。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被检索确定的志愿,都将视为第一志愿投档录取。投档后由院校决定是否录取及录取到哪个专业。
我推荐: 2018高考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如何正确填报
二.关于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要知晓
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平行志愿投档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
二是每个考生的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
三是平行志愿实行“多次模拟,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录取时,计算机系统先对同一科类、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符合条件的考生按高考总分(含照顾政策)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从排序在第一位的考生开始,依次检索每位考生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
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将考生的电子档案投到排序在前的院校;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的投档条件,则将投档到该院校。
知道了什么是平行志愿之后,考生和家长就要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看看考生是否符合录取规则,有这方面打算的同学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千万不要慌张,以免到时候出错。
三、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报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报呢,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
高考怎么填报好平行志愿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很迷茫,不知道是选择专业重要还是选择学校重要。从学校的方面来说,好大学对于不同水平的成绩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是985高校、211高校,双一流高校以及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可以是普通一本高校,每个人对好大学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从专业方面来说,填报的时候是不是考生和家长喜欢的专业录取,或者是被一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录取。
四、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就是所填报的院校之间是平行的,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分数越高越有优先选择学校的权利,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投档对高分考生更有利。
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种投档模式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它是和顺序志愿配合使用的,不同地区不同录取批次会按照不同志愿投档模式进行录取。大多数情况下,提前批次会按照顺序志愿模式进行投档录取,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会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进行投档。
平行志愿在录取时,会对本省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有个排序,然后由高到低进行投档录取。比如甲考生考600分,第一个院校专业志愿是吉大A专业,可以录取;乙考了599分,第一个志愿报吉大没有投档,可以看第二志愿东北大学B专业,可以录取。这几所院校之间就是平行的。
平行志愿尽管降低了高分考生报考风险,但是填志愿时也不能报的太高,最好结合自己分数填报合适的院校,同时填报一两所保底院校。
填报平行志愿时要灵活,比如把最想读的院校专业放在第一个,而非把录取分数线高的学校专业放在第一个,因为平行志愿虽然各所学校之间是平行的,但在录取时还是会按照填报的先后顺序录取,因此可以把最想去的院校和专业放在最前面。当然,这里还需要考虑到一个专业极差的问题,比如有专业极差的学校要把能走的专业放在最前面,没有专业极差的可以高填几个好专业。
五、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征集平行志愿意思:
所谓征集平行志愿,就是指在征集志愿中实行平行志愿。
其基本运作方法与正常平行志愿相同,但在志愿数目上会略有减少,所提供的学校、专业都是在正常填报志愿时缺挡所遗留的。
当学校希望招满学生时,就可以实施征集志愿,征集平行志愿是其中的一种。我国目前大部地区在征集志愿中使用此法,但也有部分地区使用梯度志愿。
在“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该省招办将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