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中山祖父,父亲简介
孙敬贤(1789~1850)孙中山祖父中山翠亨村人,早年读书,12岁丧父,以承继祖田十余亩为生。23岁娶妻黄氏,生子孙达成、孙学成、孙观成。
1850年病逝,享年62岁,葬翠亨村后犁头尖山土名“黄帝田”阳坡,墓碑刻“显十六世祖考敬贤孙公墓咸丰四年五月十一日吉立坐戌向辰兼乾巽”字样。
孙达成(1813年9月26日—1888年3月23日),名观林,号道川,香山县(即今中山市)翠亨村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之父。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广东香山(中山)人,革命家,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之一。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扩展资料
孙中山先祖故居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上沙村,古名叫作长沙,又名沙溪。先辈祖先因为居家生活的地点是在海边的一带长沙上,方才这样取名。
在元朝末期(约公元一三五零年)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等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因而与东莞的何真交往很好,所以也就由南雄珠玑巷迁来上沙村定居,到了第五世房礼赞公搬迁至香山,也就是中山市。
根据孙中山故居"孙氏家谱"所载的"始祖、二世、三、四世祖,都在东莞上沙乡居住,五世礼赞公才从上沙迁走,先辈的族谱仍以上沙作为“故乡”。
二、孙中山个子多高
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穿过的一套“中山装”,专家们甚至由此推测出这位伟人当时的身高和腰围。
这套服装的上衣长74.4厘米,裤长100厘米。
近年来,有部分专家曾提出孙中山先生身高只有1.58米。然而此套服装的公开,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备受争议的孙中山身高问题提供了实物依据。据专家测量,这套“中山装”适合身高1.68米的成年人穿着。因此,孙中山先生的身高应该是传统说法的1.68米。
此外,这套服装裤子的腰围是91厘米(36英寸)。由此可测量出,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腰围也大约在88厘米-91厘米之间。根据当时中国国民摄取营养的结构来看,这个腰围已经大大超出了健康的标准。据专家分析,当中有缺乏运动、休息不足的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很可能也是孙中山日后罹患“肝癌”的重要原因。
三、国父孙中山生平事迹简介
孙中山 (1866-1925)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父。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1894年5月,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广州起义,事败,流亡海外,宣传革命。1896年在伦敦被清朝驻英公使馆诱捕,脱险后曾留居英伦,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理论,寻求救国真理。次年经加拿大抵日本,结识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并在旅日华侨中宣传革命,发展兴中会组织。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因粮饷不济而遭失败。失败后奔走海外。同保皇派作斗争,并在旅欧学界中发展革命组织。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改良派围绕革命与保皇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
人物轶事
联坛佳话
老革命家、教育家:何子渊的母亲陈太夫人,十三岁怀了何子渊,曾隐讳地问她的家婆:“十三两的鸡会不会下蛋?”(注:十三两——指用老秤计,相当于现在8两),家婆不解其意,顺口回答:“讲鬼话,十三两的鸡怎么下蛋?”,羞得陈太夫人满脸通红,掉头就走。不久,长子:子渊便呱呱堕地……从此,一发不休,陈太夫人接连产下11个女儿,7个男孩。人文鼎盛,闻名州里。 1920年代初,担任粤军总司令咨议的子渊先生到广州找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汇报工作,中山先生因公务繁忙不便久陪,便安排于佑任全程陪伴,先生听了下属的汇报,对陈太夫人的“好命”感到非常惊奇,顺口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长联。当何子渊离穗返乡之时,中山先生特地授意后来出任中华民国监察院院长的于佑任“给子渊公作一副春联带回去……”,以示庆贺: 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 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 此联至今仍悬挂在广东省兴宁市石马镇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上堂,2009年9月10日,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秘书长潘莎莎、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李穗梅、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属联谊会会长蔡醒民、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陵园管理处关召书记等省市领导同志曾特地为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诞辰145周年暨何子渊先生故居挂牌揭幕庆典”剪彩……
四、孙中山的身高是多少
孙中山先生的身高1.68米。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穿过一套“中山装”,上衣长74.4厘米,裤长100厘米,据此可以大致推断孙中山先生身高为1.68米。
五、孙中山的身高是多少?
孙中山的身高是1.68米,2001年《孙中山》纪录片第六集末尾。2001年,为了拍摄纪录片《孙中山》央视编导刘效礼,李黎,余齐昭考证了孙中山的身高,他们找到了孙中山穿过的棉袍,推测出孙中山的身高是1.68米到1.70米。
并且,中山陵有1比1比例的孙中山遗体像,中山陵管理员测量出卧像长为1.70米。考虑的鞋的厚度,大家认为孙中山身高应为1.68米。这件事当时在各大媒体上报到过。
孙中山的贡献: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六、孙中山真实身高
不清楚。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