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理解“价内期权”和“价外期权”?

价内期权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期权期权持有人行权时,对看涨期权而言,行权价格低于标的证券结算价格;对看跌期权而言,标的证券结算价格低于行权价格。

价外期权一般指虚值期权,是指不具有内涵价值的期权,即敲定价高于当时期货价格的看涨期权或敲定价低于当时期货价格的看跌期权。如果把企业的股权资本看作是一种买方期权,则标的资产即是企业的总资产,而企业的负债值可看作是期权合约上的约定价。期权的有效期即与负债的期限相同。

扩展资料

“价内期权”和“价外期权”的区别:

价内看涨期权:期权持有者有权在执行日以约定的执行价格买入期权标的,且很有可能会行权。也就是说,执行日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假设150万元)会大于执行价格(假设100万元)。

价内看跌期权:期权持有者有权在执行日以约定的执行价格卖出期权标的,且很有可能会行权。也就是说,执行日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假设50万元)会小于执行价格(假设100万元)。

价外看涨期权:期权持有者有权在执行日以约定的执行价格买入期权标的,但行权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执行日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假设80万元)会小于执行价格(假设100万元)。

价外看跌期权:期权持有者有权在执行日以约定的执行价格卖出期权标的,但行权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执行日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假设120万元)会大于执行价值(假设100万元)。看跌期权是重大价内期权是行权的可能性很大的,而看涨期权是重大价外期权行权的可能性很大的。

通俗的理解价内期权和价外期权的区别就是对行权人有利的,就是价内期权,价内期权行使的可能性较大;对行权人不利的,就是价外期权,价外期权行使的可能性较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价内期权,百度百科-价外期权

二、怎么判断价内期权还是价外期权

通俗的理解价内期权和价外期权的就是:对行权人有利的,就是价内期权,价内期权行使的可能性较大;对行权人不利的,就是价外期权,价外期权行使的可能性较小。

比如:A将金融资产卖给B,根据买卖时双方的约定,可以签署看跌期权或者看涨期权:如果是看跌期权,行权人是B,属于金融资产买入方,对应以后卖出的权利;如果是看涨期权,行权人是A,属于金融资产卖出方,对应以后买入的权利。

如果A将金融资产卖给B,约定B有权在一年后以100万的价值售回给A公司,但是预计未来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只有50万,行权人是B,那么出售该资产对B是有利的,B很有可能行使这个权利,是价内期权。

三、价内期权怎么理解

价内期权就是所谓的实值期权,分两种情况:

1.买入期权:如果期权的行权价格低于市价,那么就是价内期权(实值期权)。如基于A股票的买入期权合约其行权价格为10元/股,但A股票市价为12元每股;那么该买入期权就是价内期权。

2.卖出期权:如果期权的行权价格高于市价,那么就是价内期权(实值期权)。如基于A股票的卖出期权合约其行权价格为10元/股,但A股票市价为8元每股;那么该卖出期权就是价内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