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贷款合法吗 一文教你熟知过桥贷款

;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情节提到过桥贷款,很多门外汉都会问过桥贷款什么意思,过桥贷款合法吗?今天就从其定义、特点、安全性、风险几个方面为你带来全面的介绍。

什么叫过桥贷款

      过桥贷款是指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运作,于是找金融机构B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A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B则退出。这笔贷款对于B来说,就是所谓的过桥贷款。

      上面的介绍如果你看不懂,那就来举个例子:蔡成功拿大风厂股权以5000万的价格质押给山水集团做过桥贷款,日息4‰,期限为6天,并表示从京州商业银行拿到贷款后就偿还给山水集团。但事后银行变卦,款贷不了,导致大风厂无力还款,过桥贷在利滚利之后就沦为高利贷。

过桥贷款的合法性

      过桥贷款处于法律灰色地带,如果贷款合同没有约束为特定目的的,或注明不能用于股权或资产收购就是合法的。

过桥贷款特点

      1、资金回报率高,相应的贷款利率较高,比一般的贷款利率要高2%~5%;

      2、含金量高,能起到支撑和撬动的作用。

过桥贷款风险

1、经营风险

      蔡成功从山水集团借的这笔过桥贷款,利息就高达120万,可见成本有多高。据调查显示,过桥贷款的月利率一般在2%-4%左右,折合成年利率约为24%-48%,如此高的贷款利率,可见会给还贷者带来多大的压力。

2、金融风险

      过桥贷款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同样拿蔡成功这事来说,他的这笔过桥贷款既涉及到大风厂的利益,也涉及到山水集团、银行利益。所以,一旦银行抽贷,很容易发生资金断裂风险,企业因此走向破产、倒闭境地的不在少数。

3、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

过桥贷款是什么,有什么风险?

;     近来,不断听到有关过桥贷款的事件,相信也有很多朋友不理解过桥贷款,那么,今天就来介绍下过桥贷款是什么,有什么风险?

一、过桥贷款是什么?

      过桥贷款又称搭桥贷款,银行借款人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融资的方式筹措资金归还给银行,然后再从银行拿到新贷款去偿还这笔融资贷款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弥补借款人所需融资的时间缺口。过桥贷款是一种过渡性的短期贷款,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

二、过桥贷款有什么风险?

      1、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企业来说,过桥贷款的融资成本太高,虽然可以缓解燃眉之急,但是由于其时间短,预期年化利率高的特点,融资成本会进一步增加、还贷压力也会变得更大。据调查显示,过桥贷款的月预期年化利率一般在2%-4%左右,背负如此高的贷款预期年化利率,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支撑不住,对其经营会造成负面影响。

      2、企业的资金流断裂风险

      现实生活中,过桥贷款大多发生在小微企业身上,本身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因为背上过桥贷款的高利息,资金流动性将大打折扣,一旦银行抽贷,很容易发生资金断裂风险,企业因此走向破产、倒闭境地的不在少数。

      3、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

      当前一些银行机构的客户经理更关注完成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业务营销任务和信贷风险考核指标,银行员工从过桥贷中获取私利,这是纵容了“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

银行过桥贷款害企业破产(银行破产 贷款)

      4、银行信贷风险

      过桥贷款滋生了一系列灰色融资产业链,有的地方有以民间融资为主业的各类投资、担保公司2000余家,造成实体经济融资的恶性循环。

银行贷款过桥什么意思?

银行贷款过桥,是指很多企业从银行贷款到期之后,没法正常偿还,所以只好到外面垫资人或机构找一些资金,把原来的贷款归还进去,然后等贷款机构重新审批,把钱贷出来再用于偿还外面垫资机构的钱,从而起到延长贷款还款期限的目的。

你好,过桥贷款都有共性的背景,那就是企业暂时还不起银行这笔到期的贷款。

我们要知道,企业与银行的贷款都是有期限的,到期还不上的时候,过桥贷款就会产生了。

一、到底什么是过桥贷款?用案例给你做个解释

A企业,在2019年6月1日,向建设银行借贷了1000万,期限就是1年。到了2020年5月31日,这笔贷款到期,可是A企业经营的应收款,由于客户拖欠,没有足够的资金归还银行,A企业还怎么办呢?一般会出现3种可能性:

1、建设银行直接强行收贷,A企业面临破产的命运,最终银行也是多了一笔不良贷款,可以说,这种结局就是双输的。如果A企业只是应收款问题,还有希望,一般银行不会这么做的。

2、建设银行再发一笔新的贷款给A企业,用来还清这笔旧的贷款,这种也叫借新还旧。不过如果这么做的话,按照人行规定,就会被列为关注类。对银行来说会影响到可贷款的资金量,对于A企业来说,其他银行看到这个企业被列为关注类会引起连锁反应。可见,这种情况在必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使用的。

3、使用过桥贷款。因为A企业的经营能力还是正常的,无非只是应收款出现问题而已,只要过半年还上这笔贷款是很轻松的。那么A企业就要找另外一家更牛逼的公司B,向B借款1000万先归还银行,然后银行继续放贷1000万给A企业,然后A企业把这笔款项使用天数的利息还给B企业,这就是过桥资金。

可见,使用过桥贷款,对于银行来说,还是属于正常放贷,A企业避免了倒闭或风险分类的下调,对于B企业同样是赚到了一笔利息,可以说达到了三赢的局面。

二、使用过桥贷款的方式,也是存在风险的

如果银行突然反悔了,收回贷款后,不再续贷给A企业,这样的话,估计后续A企业与B企业就会有一连串的纠纷产生。

或者A企业本身也会存在经营风险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外包装形象良好而已,后面银行继续续贷给A企业后,A企业知道还款无望,直接携款逃跑,最终银行和B企业都要面临巨大的损失。

当然,B企业也有可能是属于高利贷,甚至就是套路贷,而A企业陷入这种困境中,本来好好的企业,可能就会直接被冷死了。

总之,过桥贷款的确是企业在银行还款到期时一种很好的方式,不过这里面会涉及到三角关系,如果其中一方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各种连锁反应的风险。

欢迎关注“ 财经 百家讲堂”,更多精彩内容给你呈现,谢谢。

呃,这个涉及到以前....

所谓过桥,就是中介融资贷款。

简单说,A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在B银行的一笔较大金额贷款暂时无法偿还,因贷款逾期会导致A企业在人行征信出现问题,此后企业信誉下降,利息增加也会引发财务成本上涨,所以需解决贷款问题。

以前,银行可以用借新还旧方式,但银行贷款管理正规化之后,企业借新贷款还旧贷款方式会显著影响新贷款审批,毕竟企业拿资金还贷款能说明资金充裕。

谁能借一大笔钱给A企业呢?

最初是地方政府出面,与B银行约定用财政款项、地方信用社、其他企业筹集资金方式来帮A企业还款。

后期,金融管理逐步正规化,这些方式就不能再使用,一些中介机构如担保公司、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应运而生。

这些第三方公司会寻求B银行出具承诺,约定自己贷款给A企业,资金必须专项归还B银行。之后若干时间内,B银行须再次贷款规定金额给A企业,所涉及资金也必须专项归还给自己。

这个过程就叫过桥。第三方机构赚的则是中间这个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