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商逾期不履行采购合同义务的

我国政府采购法没有违约责任的法定条款,招标投标法只是规定了供应商的违约责任,但没有规定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造成一方或各方利益损失时,应当依法承担弥补利益损失的责任。常见的违约行为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由于自身的主观原因不按照合同约定的义务履行,即虽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但却以种种理由拖延履行或拒绝履行,常见的现象有有货不交、拖欠货款、转移财产、赖账不还等。

(2)当事人由于一些可以克服的客观条件的影响,没有如期实际履行合同,而是拖延履行或干脆不履行。如货源紧张造成迟延交货、资金周转不足造成逾期交货、“三角债”、连环合同形成的相互债务拖欠。

(3)当事人履行的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的要求,履行标的不当。常见的有产品的品质出现问题,包括质量与要求不符、标准不符、产品有瑕疵等;交付的工程项目验收不合格,保管物损坏,代理权不明确出现滥用代理权等。

二、给某单位供货,他们拖欠货款不给怎么办

关于客户拖欠货款怎么起诉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到法院起诉,如有约定管辖法院,到约定的法院起诉,如无约定管辖的法院要到被告所在地起诉。2、起诉要准备起诉状、证据资料,及原被告主体资料,原被告的主体资料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身份证等等,提交的证据材料是各被告人手一份、法院一份,资料要准备充足。3、追缴欠款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如过了两年的起诉期,将失去胜诉权。但如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有证据证明曾追缴的,诉讼时效中断重新再计算两年。4、诉讼解决纠纷的时间或较长,如可以协商,协商解决。

保证诉讼时效及时中断,不要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只要是能证明你主张过权利就可以:积极催收并保留催收证据,如催收通知书、公证催收等,如不方便直接找你“朋友”催收,也可以用在报纸上刊登等,自主张权利日起,诉讼时效即告中断,重新计算,也就是还有两年。 二是尽量摸清对方的资产情况,包括银行存款,可查封的资产,包括汽车、房产、设备等。 三是积极关注你朋友的资产变化,如果出现财产减少影响还款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起诉并采取保全措施,向法院提供其财产线索,要求法院予以查封。

三、欠供应商货款被起诉怎么处理

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的行为构成违约,对方可追究其违约责任。对方已起诉的,可以同时申请保全、查封、冻结;建议及时付款承担违约责任,要求对方撤诉;否则可能还要支付败诉的诉讼费用。如果法院判决后仍不履行的,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四、供货商违约停止供货法律程序怎么走

如果停止供货的行为造成了损失,可以直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与对方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继续供货或者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的损失。

法律分析

供货商违约停止供货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是合同责任中一种重要的形式,违约责任不同于无效合同的后果,违约责任的成立以有效的合同存在为前提的。违约责任也不同于侵权责任,其可以由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事先约定; 其属于一种财产责任。违约责任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行为。这一定义表明违约行为的主体是合同当事人。合同具有相对性,违反合同的行为只能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行为导致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对于合同对方来说只能是违反合同的当事人实施了违约行为,第三人的行为不构成违约。违约行为是一种客观的违反合同的行为。违约行为的认定以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在客观上与约定的行为或者合同义务相符合为标准,而不管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如何。违约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合同对方的债权。因违约行为的发生,使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从而侵害了债权。根据不同标准,可将违约行为分为:单方违约与双方违约,双方违约,是指双方当事人分别违反了自己的合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条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见,在双方违约情况下,双方的违约责任不能相互抵销。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以违约行为是否导致另一方订约目的不能实现为标准,违约行为可作此分类。其主要区别在于,根本违约可构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处理。

五、客户逾期或延期付款,怎么办?

【Zhao Wu的听课笔记】

客户逾期付款时,很多供应商都会非常担心客户无法支付货款,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

于是,就采取各种方式不断催款,甚至通过断货等手段逼迫客户付款。但是,采取这些应急手段势必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这节课和你分享,正确处理客户逾期或延期付款的4个步骤。

第1步:

保持合作

假设客户和我方公司采用的付款方式是,开票后30天内付款。

按照约定,客户应该在我方公司开出发票后的30天之内支付款项,结果开票后的50天,客户一直没有支付款项,而且已经逾期20天。

这时,不论客户目前的付款状态是怎样的,我们在头脑中首先要有合作的意识。其次,在和客户交涉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有合作的态度,不要因为客户逾期付款就咄咄逼人,动不动就指责客户。

因为选择保持合作的姿态,会在客户头脑中留下一种印象:这个供应商合作态度很好,不是故意为难我们。

第2步:调查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家公司逾期付款的原因是:

他们为了进一步提升产能,投资了一个新的厂房前期的土地基建、设备购买、人员招聘等耗资很大,造成短期内资金流紧张,入不敷出。

第3步:判断风险

根据逾期原因,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分险分析:

客户其实原本资金充沛,只是投资原因,造成短期内资金紧张,并不是恶意拖欠或者效益不好。所以在未来完成款项支付,应该是没有大的问题的,只是会短期延迟,这个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而且,假如客户新厂一旦投产,产能增加,就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第4步:综合判断

根据风险分析,最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

客户逾期的真正原因在于投资新厂,这个风险可控,可以继续开展合作。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客户逾期的原因,比如:

由于整体市场疲软,造成客户方产品销量大幅下滑,并且库存严重占用现金流,因而造成付款困难。

这时,我们就要再进行风险评估:

一般情况下,市场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恢复,因此,客户这边的销售业绩短期内也无法上升,可能不会有足够的利润,去支付供应商的货款。

另外,我们也无法准确判断市场的回暖时间,逾期可能会遥遥无期。

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出的最终判断就是,慎重考虑下一步合作,选择合理方式及时索要货款。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逾期原因不同对应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合作都是大前提。也就是在条件允许、风险可控

的情况下,尽量去配合客户。

就像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一样,当朋友有困难时出手拉一把,

朋友肯定心怀感激。同样,客户短期内在资金上碰到点困难,如果我们能够尽量去配合一下,客户也会铭记于心。

以上,正确就是处理客户逾期或延期付款的4个步骤:

1、保持合作;

2、调查原因;

3、判断风险;

4、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