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网贷催收换手机号有用吗?他们有办法找到你!

;     现在网贷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借钱方式,不少人依赖于这种贷款渠道,只要缺钱很快就能获贷,但是一旦逾期还款,很有可能面临催收的困境。那么被网贷催收换手机有用吗?为什么还是被找到了呢?

      一般来说,如果面对网贷暴力催收,选择手机关机或者换号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因为很难再找到你了,不过有些网贷平台自身有办法,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渠道找到你的新号码,比如:

      1、虽然换了新号码,但是手机上没卸载的网贷APP或SDK,在手机上读取的。

      2、也可能新号码不是新办理的,只是用了另外一个号码,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有两个手机号,新老号码有通话,平台从老号码的通话记录上读取到的。

      3、可能是网贷平台联系了你的好友、家人,通过套路的方法问出了你的新号码。

      4、现在很多网贷平台需要授权支付宝、京东,有可能会读取你的号码。

      总而言之,网贷平台主要是通过电话号码进行催收,所以他们也会考虑到借款人换号的风险,所以在审核的时候,只有使用半年以上的实名制手机号才能申请成功,避免有人注册新号码借款后换号,另外在申请网贷的时候,会授权运营商,只要有个人身份信息,采用一些方法应该还是可以追踪到的号码。

      总而言之,网贷暴力催收是违法的,如果严重影响到了你的个人生活,那么可以选择保留相关证据去银监会、互金会投诉,当然网贷本金和必要的利息还是应该归还的,建议与网贷平台协商解决哦。

二、想问一下被平安信用卡催收后,换手机号有用吗?

没用,首先信用卡是实名认证的,申请信用卡时提交的材料有你个人的身份证信息及家庭住址,同时手机号现在也是实名认证的,信用卡出现欠款逾期之后,即使你更换了手机号码,他们通过身份证信息也可以查到,最好还是与银行协商解决

三、网贷逾期被催收后,换了新号码,网贷平台为什么仍然能知道?

被催收换号码有用吗(换号码催收的会知道嘛)

有可能你用原来的手机、没卸载的网贷APP、删掉SDK,平台可以直接读取你手机上面内容,比如短信、通话记录、通讯录、位置、照片等; 新老号码有通话,平台从老号码的通话记录上读取到的; 平台联系了你的好友,通过好友得知;你把电商数据授权给了网贷平台。

苹果手机卸载APP即可,但安卓手机可能会有残留的sdk在你手机上。这个时候卸载了APP是没用的,需要刷机。通话记录全都删了,还能读取到吗?你在借款的时候提供了运营商服务密码,网贷可以使用爬虫技术从运营商处爬取你真实的通话记录。

没身份证是办不了电话卡的,那么你曾经在网贷公司申请贷款的时候,不就要填写身份证号,也就是说,催收公司有你的身份证号码,无论你换了多少张电话卡都能通过身份证来找到你的。催收公司可以通过调取你直系亲属或朋友的通讯录,有的会绑定亲戚号码,或经常联系的号码,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找到你。

如果你申请网贷时的APP还保留着,或者又去其他平台申请了,这时候你的通讯录会再次被截取,从通讯录里面就能了解到你最新的信息情况,现在很多APP点进去都会出现一个界面通知是否读取你的通讯录,通过这个也可以找到你。所以申请网贷之前,还是要多留个心眼,要三思而后行,对于不合规或乱收取费用的网贷平台最后避而远之,不要去碰。

四、网贷逾期后换了新号码会怎么样

贷款逾期换了手机号码是没有用的。因为催收也是有办法找到欠款人的新号码的,所以想靠换号码来躲避催收是行不通的。

拓展资料:

在贷款时都会要求授权通讯录、运营商,要是欠款人逾期后换了号码,贷款机构联系不上欠款人,就会通过通讯录里的联系人获得欠款人新的联系方式。加上现在的手机号码都是要实名制,贷款机构也能通过运营商查到新号码。

其次贷款机构看到欠款人换号码就知道想通过这种方式会躲避催收,本身并没有什么还款意愿,后续会采取更加激烈的催收方式,除了会给新号码发短信打电话,还会经常打电话给通讯录上的联系人给他们施压,好借联系人强迫欠款人还款。

要是欠款人贷款机构在同一个地方,长期不还、欠款金额大,催收免不了会上门去关照欠款人,让欠款人无法平静的工作和生活。

逾期贷款是亦称“超期贷款”或“过期贷款”。指贷款项目在合同规定还款期限内,尚未还清的贷款部分。从逾期之日起,转入逾期贷款账户,并在贷款账首注明“逾期贷款”字样。为了督促贷款单位及早归还逾期贷款,对逾期部分加收利息的20%,国家贷款条例规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用留成的基本折旧基金、企业基金或利润留成归还,不得挤入成本,占用税金或坐支利润。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借款人未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行为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返还借款本金、支付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的利息及支付借款逾期部分的利息。对于返还借款本金、支付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的利息因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明确,一般无争议;对于借款逾期部分的利息,借款人应按何标准支付及支付至何时止,不仅当事人间有很大的争议,法官在裁决这类案件时适用的标准也不统一,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律师以为,对这一问题有必要作一整合,使大家的认识能够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