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收打电话骚扰家人可以报警吗

是可以去报警的,催收骚扰是违法行为。 但是如果你没有相关的证据比如电话录音,短信内容警察是不予立案的。建议尽快报警处理,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规定 多次(三次以上)发送侮辱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其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受害人可以报案,要求警方对行为人作出治安行政处罚。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怎么解决催收给家里人打电话?试试这些方法

;     很多人急用钱到处去借贷款,结果还不起逾期了就开始害怕催收,要知道贷款逾期可不只是会被本人打电话,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只要是通讯录上的联系人都可能会接到催收电话。有人会问怎么解决催收给家里人打电话?下面一起来看看。

怎么解决催收给家里人打电话?

      可以这么说吧,只要借款人一天没还清债务,自己和家人都可能会一直被催收打电话。虽说就算催收不采取暴力措施,但是三天两头接电话也是很累人的。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欠的钱全部还清这个办法。

      毕竟还清债务了,贷款平台也不会再进行催收,借款人也就没啥事了,除了因为逾期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一时半会无法消除,可只要在一两个月或者是近半年内不去办理贷款或者信用卡,其他还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至于到底该如何还款,借款人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个是找亲朋好友去借钱来偿还这笔债务,要是欠的钱比较多,建议不要找一个人一次性去借,可以去找多个人每个人少借一点,会比较容易借到。在借钱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自己的诚意,欠条是肯定要打的,还要约定还款期限,可以的话付点利息。

      一个是主动联系贷款平台,提出自己的困难,表明自己的还款意愿,看是否能和贷款平台协商还款,一般要准备好自己的收入证明、贫困证明等才会比较容易获得贷款平台同意,一旦协商成功了,贷款平台会暂停催收,借款人后续按时还款就行了。

      以上即是“怎么解决催收给家里人打电话”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怎么解决催收给家里人打电话

为了催促借款人积极还款,一旦借款人逾期不还钱,将会频繁收到催款电话、短信,一再不肯积极还钱的,那么债主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到其家人身上。如果不属于家庭共同债务的,其实这笔借款跟其他家人无关,对方不能进行短信、电话骚扰,实践中遇到这种网络骚扰的,可以选择积极报警处理。

事实上借款人逾期不还钱,不管其家庭需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只要对方进行短信、电话等骚扰,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那么都建议可以积极报警处理。

拓展资料:

贷前调查的法律内容

(一)关于借款人的合法成立和持续有效的存在审查借款人的合法地位。如果是企业,应当审查借款人是否依法成立,有无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和资质,查看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应当注意相关证照是否经过年检或相关审验。

(二)关于借款人的资信考察借款人的注册资本是否与借款相适应;审查是否有明显的抽逃注册资本情况;以往的借贷和还款情况;以及借款人的产品质量、环保、纳税等有无可能影响还款的违法情况。

催收被人打(催收被人打电话套路要家里人电话)

(三)关于借款人的借款条件借款人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立基本账户和一般存款户;借款人(如果是公司)其对外投资是否超过其净资产的50%;借款人的负债比例是否符合贷款人的要求;

(四)关于担保对于保证担保的,对担保人的资格、信誉、履行合同的能力进行调查。

对借款人及其负责人还应专项审查为减轻贷款人的道德风险,对借款人及其负责人还应专项审查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除了审查借款人的资格、条件、经营状况等情况外,还要对企业的投资人及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者的个人品质加强审查和控制,包括:

(一)对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经理等主要人员有赌博、吸毒、嫖娼、包养情妇,经常出入歌舞厅、桑拿场所,过度操办红白喜事,购买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称的高级轿车、经常租住高级宾馆等行为的,其企业贷款必须从严控制。

(二)对家族式的集团或公司的贷款必须从严控制。所谓家族式集团或公司,是指集团及其子公司或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企业内部的主要领导岗位全部或主要由有血缘关系的人员及其家属、亲属担任的企业。

(三)对法人代表持有外国护照或拥有外国永久居住权的,其企业、公司国外有分支机构的,其家庭主要成员在国外定居或者在国外开办公司的企业的贷款要从严控制对其法人代表出国及企业的资金往来要密切关注。特别是对将资金转移到国外或资金用途的不明的转账行为,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并及时制止。

(四)贷款前要对企业法人代表的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对于一人兼任多个企业法人代表的关连企业的贷款,必须从严控制。

四、催收打电话骚扰家人怎么处理

催债电话骚扰家人的,是可以报警处理的。

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