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生银行暴力催收被罚,此类事件该如何避免?
2022年6月2日,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因银行信用卡催收不审慎各自被处罚金80十万
生活中,出自于各种原因,许多人申请办理了银行信用卡,假如贷款逾期未还贷,金融机构会开展催收。实际上不论是民俗借款或是金融企业借款,只需借款人期满未还,借款方有权利开展催收,这也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催收要合理合法,不然会给彼此产生不必要的不便乃至违法犯罪。
在小编解决过的借款案子中,催收的形式各种各样,有些通过电话催收,有些会呆在借款人家中开展催收,也就是常说的软暴力,小额贷款公司及金融机构开展催收的方式就更多了,她们会给借款人的亲人、亲朋好友、企业乃至村委会小区通电话,四处表露你的私人信息,还会继续邮递其所指的催收通知单、催告函、传票这些,这种催收方法就已超越法律底线乃至因涉嫌违法犯罪。
如果对方对你执行软暴力,例如呆在你的家中不动,另一方早已违反规定。《宪法》要求,中国公民住房不会受到侵害。《治安管理处罚法》要求,针对非法入侵别人房屋的,可处处罚、拘押;《刑法》要求,非法入侵别人房屋的,处三年以下刑期或是拘留。针对此类状况,你能报警处理。如果对方泄漏了你的私人信息,你也可以报警处理。如果对方称向你邮递了传票等文书,你需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假如对角度你邮递的是虚假材料,组成违法犯罪,一样要警报。
最终小编想说的是,做为债务人,催收借款合理合法有理有据,可是要依规催收,切忌超越法律底线。做为借款人,一定要立即还贷,但应对暴力行为催收,要果断说不,要依规维护保养自身的正当权益。
二、网贷被电话暴力催收怎么办
随着网贷的出现暴力催收现象也随之而来。
恶意催收的各种手段如:P图,侮辱,恐吓短信,短信及电话威胁等给广大的借款人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同时也让很多借款人失去了工作,个人名誉等受到伤害这些都是不可挽回的伤害。

那我们遭遇到网贷暴力催收!
该怎么办呢?

不要被暴力威胁打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1: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国家所设置的红线24%-36%年化率红线。平台利息是否合法,平台是否合规,如果确定这个网贷平台是违法的,那么就算对方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不会支持高利贷的,法律一定会站在借款人这边。

面对暴力非法催收不要害怕勇于面对
2:一些不法暴力催收网贷平台,只要从你的语音中听出你有害怕之意,对方更会变本加厉采用各种暴力语音及手段更加肆无忌惮的威胁你。
有的催收还会说你属于诈骗等等,那你就呵呵一笑,明确告诉对方你所提供的资料都是真实有效的,之所以不还款只是占时资金周转不开,(如果是高炮:7天,30%那种)也只需还本金。

收集证据,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虽然很多平台网络上标注的还款利息都很低,有的甚至低于了规定的标准,但是网贷平台收取的各种手续费、平台费、会员费、保险费、砍头息等等费用加起来远远超过了国家法定利息同样是不合规的。

如果遇到暴力催收,(包括电话辱骂威胁、轰炸通讯录、P图群发等不法行为)记得一定把资料都截图,投诉到聚投诉、国家银监会去,如果对方公司离你比较近可以选择带上证据去当地派出所进行报案,目前国家对暴力催收这块是严厉打击处理。欠债还钱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也要做到只还对的钱,不还错的钱(高利息、不合法的钱),同时不要向暴力催收妥协被迫还款。
遇到暴力催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面对不当催收,如何保护自己?
自2016年以来,互联网机构争相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大量资本蜂拥而至。但是在2017年下半年,“现金贷”企业扎堆美国上市,也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下称互金行业)发端,在便利了公民用款需求的同时,畸高利率、多头借贷、暴力催收等问题也随之浮现。
然而,有关现金贷的高利率、虚假宣传、信息泄露……近年来,围绕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负面新闻不断,不仅饱受舆论诟病,引起网民热议。也引来监管部门的重拳整顿。
因此,近年对互金行业的监管逐步趋严,现又在互金公司争相海外上市之际,实施紧急叫停网络贷款公司新增窗口的措施。
2017年11月21日晚,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地即日起禁止新批网络小贷公司,这意味着网络小贷牌照的发放渠道已经关闭。
随后在2017年12月1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从业务整顿和监管统筹等方面对“现金贷”业务进行了规范,明确叫停金融机构的“助贷”模式、严禁砍头息与暴力催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国共有网络小贷公司8643家,而合法的互金行业放贷机构共计280家,其中257家拥有网络小贷牌照。这意味着随着《通知》下发后,9成以上的网络小贷公司面临转型,甚至是关闭。
随着监管的落地,99%的网贷平台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步,重压之下,有的人战略收缩,持币观望;有的人伺机退场,见好就收;还有人浑水摸鱼,企图从中渔利,一场全行业的大踩踏仿佛正在拉开帷幕。这场大踩踏就是首贷逾期率大幅上升,催收难度极速增加急剧增加。原本稳定在20%-30%的首次贷款逾期率,在监管日趋严厉的背景下,目前极速飙升,最高已经达到60%。而网贷平台为了抽回资金,暴力催收就成为了当下最见效的手段了。
为什么催收那么多?
一般来说,扎在某件事儿里的人越多,证明这件事儿越挣钱。催收同理,按业绩拿钱,干得好的,月入过万很轻松。
据业内人士透露,根据逾期时间长短,催收拿的提成不同。1-3个月的债务提成可能最高10%,一年以内的话最高能有20%,超过一年提成会更高。如果欠款比较庞大,那这样的提成非常可观。
所以说催收人员基本上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在要钱,你不还钱就缠死你,毕竟有钱就有动力。
催收惯用哪些手段?
无外乎这几种,电话催收、上门催收、诉讼催收。
电话催收算比较客气的,但是真要轰炸起来,也是挺遭人烦的。基本上这一招对付老赖是没有任何作用,也就能催催老实人,尽快还钱。
上门催收就有点不客气了,有些特别横的催收,上手揍人也是常见的事情,也就是传说中的暴力催收。
诉讼成本挺高,除非欠款数额特别巨大,自行要钱无果,出借人或者其委托的催收公司一般都不会走司法程序。但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那欠钱不还的就要注意了,你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催收人员可能通过你的亲朋好友给你试压,有些人不讲究,威胁恐吓无所不用其极,假如遇到暴力催收,该向谁求救?如何自保?
如何应对暴力催收?
发短信、打电话轰炸威胁
应对之策:威胁恐吓类短信截图留证,通话内容最好录音,可攒足证据去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管理人员应该会给你回复。
上门暴力催收
应对之策:报警。都这种情况了,不管你自己有没有错,欠多少钱,先得保住小命。报警应该是唯一合法有用的办法。再说,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而无理拒不退出他人住宅的行为,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非法扣留或拘禁
应对之策:想办法报警,这种要债方式已经涉嫌非法拘禁罪;或者跟扣留人员协商,比如承诺多久还钱,要求人身自由。保命最重要。
不雅照片、视频等私自散发
应对之策:未经允许传播他人信息,就是违法行为,可直接起诉对方,另外你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不过再好的应对都比不上事前防范,所以照片视频等个人隐私,最好不要用于借钱。
大家注意,如果网贷平台催收以下几种情况是违规的,是可以去投诉的:
1、未经借款人本人允许,拨打借款人通讯录内的亲人或者好友电话并进行多次骚扰。
2、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恐吓、威胁借款人或者通讯录亲友及家人、;
3、借款人逾期后每日催收电话超过3个以上;
4、借款人逾期后催收来电不在上午8:00-下午9:00时间段;
5、曝光借款人个人信息;
6、到借款人家里或工作单位催收导致个人声誉严重受损的;
7、逾期后逾期费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逾期利率;
8、采用诱导方式让借款人去其他平台借款归还本平台借款;
9、采用非法软件短信电话轰炸借款人手机号码;
10、冒充国家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对借款人进行恐吓、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
投诉渠道1: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关注互联网金融协会微信公众号点联系我们-我要举报进行投诉
投诉渠道2:打各地银监局电话进行投诉,各地的都不一样,自己上网查
投诉渠道4:向工商部门投诉
渠道有下列5个:
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
微信公众号: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
微信小程序:12315
手机APP: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
被投诉方所在地工商局投诉热线:023-12315
投诉渠道5:遇非法短信骚扰,可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投诉。
微信、手机QQ、支付宝的城市服务页面,点击"网络不良信息举报"
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账号"12321举报中心",点击"我要举报"或直接发送文字、语音、截图举报。
微博:关注"12321举报中心",发送私信或@12321举报中心进行举报。
可发短信到"12321"这个5位短号码举报垃圾短信。在您要举报的短信内容前面手工输入被举报的号码(即垃圾短信发送人号码,这一点很重要),再加星号(*号)隔开后面的短信内容,发送到"12321"这个5位短号码;关注12321举报中心微信公众账号截屏并提供接收方手机号.
6、遇非法骚扰,请及时向当地公安局举报
电话:区号+110
7、微博传播与互动发送长微博。(需事先已注册新浪微博账号),同时@相关部门、相关媒体和大V。
综上,遭遇暴力催收,保命最关键,不管是报警还是起诉,只要能保证人身安全,都可以采用。但是无风不起浪,毕竟是你欠钱不还在先,所以彻底杜绝暴力催收的诀窍就是,按时还债,避免逾期。
四、欠了网贷如果被第三方暴力催收,请问要怎么正确的处理
第三方暴力催收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发短信、打电话轰炸威胁
应对之策:威胁恐吓类短信截图留证,通话内容最好录音,可攒足证据去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管理人员应该会给你回复。
二、上门暴力催收
应对之策:即刻报警。在这种情况了,不管你自己有没有错,欠多少钱,先得保住小命。报警应该是唯一合法有用的办法。再说,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而无理拒不退出他人住宅的行为,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三、非法扣留或拘禁
应对之策:想办法报警,这种要债方式已经涉嫌非法拘禁罪;或者跟扣留人员协商,比如承诺多久还钱,要求人身自由。
四、不雅照片、视频等私自散发
应对之策:未经允许传播他人信息,就是违法行为, 可直接起诉对方,另外你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不过再好的应对都比不上事前防范,所以照片视频等个人隐私,最好不要用于借钱。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对涉嫌恶意欺诈和暴力催收等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切实防范风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借款人还在遭受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的催收,那么可以直接报警,并将短信微信截图、电话录音等相关线索及资料提交给警方,协助公安机关尽早破案,这么做可最大程度上保障借款人人身安全。
不过即便平台或者第三方机构因暴力催收获罪,但不代表欠款可以不还。
《通知》指出,“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也就是说,年利率36%以内的产品符合法律规定,这部分本金和利息,借款人应该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