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处理供应商延迟交货
如果在采购合同中,定义了惩罚措施,则按合同执行。如果没有相应条款,下次签订合同时,可进行补充。
如果确定为供应商责任,且影响非常大,例如导致停产,则应立即召集供应商开会讨论对策,并应向供应商索赔,如导致你们的客户也停产,供应商应承担所有产生的费用。如果供应商说我不做了,则一方面要按照合同追求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求备选供应商供货(如果没有建立备选,则说明你们的体系不完善)
建立供应商定期评价系统,将准时交付业绩纳入评价系统。如供应商准时交付率一直很低,则可以考虑1)发警告函限期改善,2)太严重的可以考虑将订单逐渐转移至备选供应商。
二、供应商交货不及时,采购人员该怎样处理
作为采购员,供应商不能及时履行合同,在合理的时间内催告供应商要求供货,如果仍不履行合同的,则可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对未履行义务的,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在签订合同时也可以规定就当事人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1.逾期交货可以推迟付款,一般交易时都是货到付款。
2.对方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可解除合同,(对方都已经违约了,你还敢跟他重新签订合同?)在供应商和你公司这份合同中你是买受方,你的客户是该全同的第三方,遇到这种情况麻烦了,口才好点,有个案例也是这样,结果客户打官司,法院判决供应商承担70%责任,买受方承担30%,你这样回答也没什么错,但是,在合同中,如果延迟交货一般是要承担责任的。
三、供应商无法满足交期,采购如何处理
如下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遇到采购物料延迟交货:
1、跟供应商沟通协调,了解供应商延迟交货的真正原因,只有了解的真正原因,才可以做到如何找到有效的方法去处理;
2、如果延迟交货是本身产品的技术问题的话,那么可以同公司的工程师一起去厂商协助厂商尽快解决问题,尽量协助供应商,达成交货期;
3、如果是供应商的某些原因而导致交货延迟,可以适当的进行分析下,导致交货延期的问题点的严重性,进行沟通协调,或是可以取得和供应商更高层的领导的联系,以取得更好的解决方式;
4、在供应商不配合交货的情况下,积极搜寻市场价格,找出准备替换的新的供应商;
而要如何预防供应商延期交货呢?
1、在下单后,定期打电话去厂商询问生产进度;
2、找时间去访问供应商,了解生产进度的状况;(就是所谓的进度控制)
3、了解过程中,如有发现供应商说跟做的方式有很大的出入时,尽快向对方的负责人及高层管理员报告,及投诉;
4、要不断地在电话中提醒厂商的交期责任,要让对方保证产品生产决不为人为因素而造成交货期的不准时;
5、随时准备好后备的供应商,因为我觉得,没有让采购永远满意的供应商,采购只有不断检查、维护和持续改善你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这样,采购的工作才会得到更好的开展;
四、如果在采购过程中遇到供应商不能如期交货,但有的确是客观原因所至,这是采购员应该怎么处理?
1、尽快到供应商那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说明如果不能及时交货,给你们造成的损失,相信供应商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想办法;
2、及时修订供货合同,规定明确的违约责任;
3、及时寻找供应商备份,以备不时之需。
五、供应商拖延交货期怎么办?请大家共同帮忙来解决
不知道你们合同上怎么写的.如果有合同的话,等货做好之后你可以告他,让他们赔偿.
如果合同上没有明确规定交货期,你就拿他没办法了,多催催吧.
如果是交货期而他又一直拖的话.估计你是遇见家庭式作坊工厂了.浙江有很多这样的工厂.他们的生产能力极其有限,而且管理不规范.你催也没有用的,他们还是老牛一样慢慢的走.
下次采购汲取经验吧,一定要搞清楚对方的规模.
六、供货商违约停止供货法律程序怎么走
如果停止供货的行为造成了损失,可以直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与对方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继续供货或者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的损失。
法律分析
供货商违约停止供货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是合同责任中一种重要的形式,违约责任不同于无效合同的后果,违约责任的成立以有效的合同存在为前提的。违约责任也不同于侵权责任,其可以由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事先约定; 其属于一种财产责任。违约责任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行为。这一定义表明违约行为的主体是合同当事人。合同具有相对性,违反合同的行为只能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行为导致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对于合同对方来说只能是违反合同的当事人实施了违约行为,第三人的行为不构成违约。违约行为是一种客观的违反合同的行为。违约行为的认定以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在客观上与约定的行为或者合同义务相符合为标准,而不管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如何。违约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合同对方的债权。因违约行为的发生,使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从而侵害了债权。根据不同标准,可将违约行为分为:单方违约与双方违约,双方违约,是指双方当事人分别违反了自己的合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条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见,在双方违约情况下,双方的违约责任不能相互抵销。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以违约行为是否导致另一方订约目的不能实现为标准,违约行为可作此分类。其主要区别在于,根本违约可构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