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征信泄露怎么补救?赶紧这样做不然就晚了!
; 不断有媒体曝出各地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作为个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呢?因为互联网时代一旦资料遭泄露,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今天来介绍一下,征信泄露该怎么补救
一、个人征信包括泄露会有什么风险?
1、推销、骚扰。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类情况,每天都会接到陌生电话号码,对方对你的情况了如指掌,适时推销产品、业务,让人烦不胜烦,最令人担心的是自己的资料遭泄露。
2、被盗刷。现在大部分的金融业务都是通过网上办理,一旦征信报告被泄露,有可能不法分子会利用漏洞去补办、挂失、找回密码等,说不定哪天银行卡、信用卡、花呗等会被盗刷。
3、诈骗。由于征信报告内包含了电话号码、姓名、住址、婚姻状况、职业状况、信贷记录、公积金、公共缴费等,只要泄露出去,别人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伪装成你的同事、好友、亲戚,通过打电话、网上的形式诈骗你的父母、朋友等,细思极恐!
4、被办业务。现在很多金融机构系统都有“害群之马”,能通过一些职位便利操作一些事情,也许会与外面的人员勾结,利用你的信息通过你的账户办理一些业务,而你并不知情,后续维权非常麻烦。
二、个人征信泄露怎么补救?
1、查看登录、操作记录。现在正规、大型的平台都有操作记录和登录信息,比如支付宝、银行APP等,都可以查看登录情况,如果有异常的状态,要及时更换密码。
2、关注短信。要随时留意手机信息,如果发现有更改密码、身份认证、验证码等异常短信,要提高警惕。
3、联系家人朋友。可以赶紧联系家人朋友告知详情,让别人不要轻易相信,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圈发布公告,能降低被骗风险。
总而言之,大家千万不要随便在第三方APP上查询征信报告,有泄露的风险,也不要随便授权给陌生机构查询征信,注册手机号码非常重要,一旦丢失要及时补办。
二、网上查征信被骗39.9元怎么办
网上查征信被骗有以下三种方法:
1、个人要按时还贷,再查征信的时候就不会被欺骗。
2、不能轻信假短信、假电话、假网站,及时登录官网查疑解惑。
3、一旦被骗,立即报警,并保存证据。
三、被诈骗信息泄露了怎么办
被诈骗,信息被泄露了的应对办法为:1、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2、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3、收集证据。4、对于凡是涉及汇款、邮购、推销产品之类的陌生来电,一定要谨慎、小心行事,以防上当受骗。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