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 论语有多少字?
《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 它在《孟子》、《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七种经书中字数最少的一种书.
二、论语有多少字?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论语有多少字呢?
解析:
《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它在《孟子》、《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七种经书中字数最少的一种书。
《论语》共有20篇,前十篇被称为《上论语》,后十篇被称为《下论语》。各篇取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如《学而篇第一》为首句为“学而时习之”,《为政篇第二》的首句为“为政以德”篇下分章,各篇章数不等。《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以记言为主,书中随处可见“子曰”字样,惟有《乡党篇第十》是个例外,它记载的是孔子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容貌举止之类,通篇是一个“子曰”也找不到。
三、《论语》有多少字呢?
《论语》全文共11705字。
《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用意深远。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艺术特色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四、《论语》一共多少字?
《论语》一共20篇,将20篇字数相加,可得出《论语》的总字数为15918字。每篇字数如下:
(1)《学而》 493字
(2)《为政》 579字
(3)《八佾》 689字
(4)《里仁》 501字
(5)《公冶长》 869字
(6)《雍也》 816字
(7)《述而》 873字
(8)《泰伯》 613字
(9)《子罕》 806字
(10)《乡党》 642字
(11)《先进》 1054字
(12)《颜渊》 992字
(13)《子路》 1035字
(14)《宪问》 1340字
(15)《卫灵公》 904字
(16)《季氏》 863字
(17)《阳货》 1019字
(18)《微子》 618字
(19)《子张》 842字
(20)《尧曰》 370字
扩展资料:
《论语》主要内容: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五、论语一共有几字?
《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它在《孟子》、《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七种经书中字数最少的一种书。
《论语》共有20篇,前十篇被称为《上论语》,后十篇被称为《下论语》。
六、《论语》全文共多少字?
将《论语》二十篇字数相加,可得出《论语》的总字数为15900字。
具体篇幅字数如下:
《学而》493字、《为政》579字、《八佾》689字、《里仁》501字、《公冶长》869字、《雍也》816字、《述而》873字、《泰伯》613字、《子罕》806字、《乡党》642字。
《先进》1054字、《颜渊》992字、《子路》1035字、《宪问》1340字、《卫灵公》904字、《季氏》863字、《阳货》1019字、《微子》618字、《子张》824字、《尧曰》370字。
扩展资料
主要思想: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