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田间持水量和蒸腾系数
田间持水量:田间土壤有一个最大的持水能力,这个指标统称为田间持水;
蒸腾系数:是植物形成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
二、田间的持水量有哪些作用?
田间持水量与施肥:土壤毛管水在土壤中常处于悬挂状态,故称之为毛管悬着水。当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含水量称它为田间持水量。在数量上它包括吸附水和毛管悬着水。
田间持水量是农业生产上十分有用的水分常数,它是确定灌水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施肥时是否需要灌溉的指标。一般而言,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在对作物追肥时,若低于这一指标,施肥后应浇水,若在田间最大持水量时施肥,则可以不浇水。
三、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持水量是一个概念吗
田间持水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土壤所能稳定保持的最高土壤含水量,也是土壤中所能保持悬着水的最大量,是对作物有效的最高的土壤水含量,且被认为是一个常数,常用来作为灌溉上限和计算灌水定额的指标。但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严格说不是一个常数。
也就是说土壤含水量是不断变化的,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就说田间持水量。
四、请说明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是指毛管悬着水(属于束缚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毛管悬着水是指毛管水与地下水无联系而保持在土壤上层的毛管水,主要由降水,灌溉,融雪等产生的重力水向下运动而成)。也就是说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多余的水分就会渗透,没有不透水层的干扰,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水中去。也就是饱和持水。
土壤含水量是不断变化,包含万千的,而田间持水量是一个特定值。但是通常我们通常把土壤水中可以被吸收的拿来表示土壤含水量,就是所谓的土壤有效水,这个是用凋萎系数与田间持水量之间的土壤水来表示,也就是田间持水量减去凋萎系数。
五、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有什么区别 都一样吗
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毛细管达到饱和时的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是土壤总共含有的水量。土壤毛细管对于土壤很重要,可以将地下水主动吸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