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时期三国的领土在当今中国的哪里

1、曹魏: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

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

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

2、蜀汉:

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蜀下大力量平定了越巂、益州(今四川境内)、牂牁(今贵州境内)、永昌(今云南境内)四郡之变乱。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 。

三国时期疆域大致稳定:魏与吴、蜀间的界线是长江与淮河之间、今大别山、湖北汉川至兴山一线、大巴山、秦岭,而吴、蜀之间以今湖北的西界、贵州务川至台江一线、广西西界和中越边界为界 。

3、孙吴:

孙吴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孙吴的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现江苏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东临东海,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重庆、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扩展资料:

三国鼎立的形成: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  。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

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二、三国地图在中国地图的位置

您好,如图

三国时期重要城市在现在的准确位置(例如:建业位于现在的南京、会稽位于现在的绍兴、蓟位于现在的北京)三国时期各州对应现在的粗略边界线(例如:通过此图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荆州主要由现在的湖南和湖北省组成,益州主要由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组成)可以看到,三国时期的版图还不包括内蒙古、青海、辽宁、黑龙江等省份。“上庸(今竹山县)”:表示“上庸”地处现在的“竹山县”。但是也有一些,例如“江州”,后面就没有括号的补充,这是因为“江州”现在所对应的“重庆”在地图上本来就有了。按照这个思路,观看上图,易知“永安”现在的名字叫“奉节”。

三、三国时期的中国地图和现在的地图的对比是什么样的?

简单的讲,现在的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是三国时期的版图,主要是长江流域。比较现在的地图,少了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和东三省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