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十堰)如图是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氯化钾含有少量氯化钠,若要提纯

(1)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降温结晶,会析出硝酸钾晶体,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2)由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较小,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所以,100℃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40℃,氯化钾、氯化钠的溶液中有晶体析出,硫酸镁的溶解度在两温度时几乎相等,且所含溶质的质量大于氯化钾、氯化钠,故硫酸镁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3)在实验室用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的氯化钠溶液,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

故答案为:(1)降温;

(2)硫酸镁溶液;

(3)CF.

二、MgSO4 溶解度曲线

必须说明一点,在低温时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体是十水硫酸镁MgSO4·10H2O,温度升高后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体是七水硫酸镁MgSO4·7H2O不同温度下结晶体不同,所以溶解度不一样。这和硫酸钠的情况类似。

溶解是一个平衡。温度升高有利于吸热反应的进行。硫酸镁的溶解应该是吸热的,因此在低温时平衡因素占主导因素,所以温度升高硫酸镁溶解度增大。

但是温度再升高,分子能量加大,运动速度加快,溶剂化(溶质离子被溶剂包围)所需的能量更高了,此时溶剂因素占主导地位,因而不易溶解了。

三、如图是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a点处为硫酸镁的______溶液(填“饱和”或

(1)a点在硫酸镁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该温度下硫酸镁的不饱和溶液;

(2)温度不变时,将70℃接近饱和的硫酸镁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入硫酸镁或恒温蒸发溶剂;

(3)据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可知,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0g;温度小于t1℃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大于此温度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1)不饱和;(2)加入硫酸镁或恒温蒸发溶剂;(3)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是20g(合理均可).

四、如图所示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将80°C

A、如图所示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大约在80℃以上时,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错误;

B、将80℃不饱和硫酸镁溶液降温至40℃,可能得到其饱和溶液,而非“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故错误;

C、如图所示,8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约为60克,故正确;

D、根据溶解度的概念,8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约为60克,即:80℃时,100克水中含硫酸镁60克,而非“100克硫酸镁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C.

五、如图是MgS0 4 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1 ℃时,MgS0 4 和NaCl溶液中

B

试题分析:A、t 1 ℃时,MgS0 4 和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

B、硫酸镁溶液在温度低于t 2 ℃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高于t 2 ℃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 2 ℃时,MgS0 4 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t 2 ℃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 3 ℃时,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六、“母液”可用于回收硫酸镁已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高温的时候硫酸镁的溶解度最小,从图像看应该加热到180℃左右,但是这一温度下水会沸腾,所以需要加压使水的沸点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