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利子是什么东西?

舍利子相传为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泛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

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扩展资料:

舍利子是僧人所佩戴的佛珠之类的东西高温之后形成的,之所以得道高僧有,是因为只有得道高僧才有资格佩戴那种质地的佛珠。

舍利子实际上是僧人死后由弟子放在僧人身体中的东西,就是人体高温融化又凝结的结晶,之所以有各种颜色是因为衣服布料焚烧之后可能有染色情况。

而自古以来一直都认为只有高僧才有舍利子,是因为中国古代不流行火化,一般人民死后都是土葬,能够以比较高规格的仪式进行火葬的只有得道高僧,因此才导致人们认为只有得道高僧能产生舍利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舍利子

二、舍利子是什么东西

根据佛经记载和印光大师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的开示,舍利子是由僧人戒定慧功德力而成就的,是由戒定慧道力所成的。

有的舍利子非常坚固、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铁锤都变形了,而舍利子可以丝毫未损。

结石主要化学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物,物理特性与水垢相似,比较易碎,在高温下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

1、全身舍利

有一些高僧圆寂之后,没有进行埋葬或者火化,身体也没有经过特殊处理,而全身不会腐烂,这种叫做全身舍利。

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六祖慧能大师真身舍利,就是一尊全身舍利。

2、碎身舍利

碎身舍利,是高僧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僧人火化后,头发、骨骼、指甲、血肉等,均可以形成舍利,经火化结晶后,形成非常坚固的舍利子。

3、天降舍利

在一些大的法会上,因为僧众修行功德力不可思议,往往可以形成天降舍利。这些舍利子有的是奶黄色、有的是浅黄色,各色均有。

扩展资料:

舍利和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依据缘起性空的义理,佛教认为,舍利子只是物质元素并无灵异成分,佛教徒尊敬佛的舍利和佛弟子的舍利,主要是由于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

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坚固微粒,又名“坚固子”。舍利这一称谓,至后世脱离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遗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高僧大德火化后,常在遗体骨灰(舍利)中发现坚固或结晶的微粒。因此佛教徒,对此舍利中的“坚固子”,特别重视和尊敬,称为“舍利子”。

参考资料:舍利子-百度百科

三、舍利子是什么东西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舍利子不是佛主赐给人类的礼物,而是一种科学现象形成的晶体,这种晶体利用元素分析仪就可以知道元素组成,并没有神秘的地方。舍利子的组成除了磷酸盐、硅酸盐和碳酸钙以外,还有许多氧化物,例如Al2O3、Fe2O3、TiO2、SO2、P2O5等。

舍利子形成的说法中,部分人认为是体内结石形成的,这种解释存在一定漏洞。因为舍利子都是色彩斑斓的,而结石大多数是黄色的。

舍利子的形成原理:

舍利子的形成原理并不复杂,科学家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1岁到97岁死亡人体的骨骼,并抽取样本进行热诱导。上图中A是骨龄较小的骨骼样本,B是骨龄较大的骨骼样本,分别在2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环境中加热一定时间。

200摄氏度时骨骼出现了碎裂变形和收缩,逐渐升温燃烧到400摄氏度时,骨骼中的有机成分开始重新结合,升温到600摄氏度时,骨质又重新结合成晶体,这些晶体的形态多种多样,三角形、圆形、多边形和其它不规则形状。

从600到1200摄氏度之间,这种重结晶现象变得愈加清晰明显,并且晶体开始生长变大,当温度升到1600摄氏度时,许多晶体开始融化变成球形,超微结构上的改变使骨骼中的碳酸钙和盐类结合形成不同颜色的晶体,也就是所谓的舍利子。

四、舍利子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从科学的角度讲,无论是地球上的什么物质,都逃不了元素周期表的五指山。那么,这就很好办了,只需要用仪器去检测,就知道舍利子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了。那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答:硅酸盐和磷酸盐,以及各种氧化物,从组成来看,实在是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舍利子在佛教中是受供奉的,因为据传说,舍利子是大慈悲佛陀或高僧火化之后的结晶产物,形状如圆球形,且颜色种类很多,佛家认为舍利子是修行之人在生前感悟佛法、修行功德时出现在体内的,因此,舍利子是受供奉的、是受人尊敬的。

时至今日,我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已经知道了舍利子的组成成分,毫无疑问,硅酸盐和磷酸盐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质了,笼罩在舍利子上的神秘色彩也全然消失了,但是,尽管这样,我们应当还要尊重佛家中对舍利子的解释,因为舍利子一说历史悠久,它是一种文化。

那么舍利子究竟是如何在火化过程中形成的呢?

舍利子是高温下的人体骨骼或组织结晶化的产物,由于火化的温度很高,在600℃的时候,骨质或某些人体组织就会出现重结晶,在1200℃的时候,结晶发生了新的变化,变得更好看了,当温度达到1600℃时,原先形成的结晶,它们的棱角会熔化,然后形成像圆球形或椭球形的舍利子。

舍利子是人体在火化时的偶然产物,与温度、火化时间、人体矿物质含量都有关系,普通人去世后在火化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舍利子。

文/科学船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