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教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的历史沿革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 地理位置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 县名 正宁县 (汉语拼音:Zhengning Xian) 面积 全县面积1319.5平方公里。 政府 县人民政府驻山河镇, 邮编 745300。 代码 621025 电话区号 0934 汽车牌照 甘M 正宁概况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接陕西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邻旬邑县,西南与彬县相邻,西接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壤本省宁县。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7°56′20″—108°38′08″,北纬35°14′40″—35°36′18″之间。属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层厚度90—150米。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1460米,地貌梁、峁、沟交错,河、川、塬相间,分为四塬三川;地形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东西长63.5公里,南北宽40.2公里。 行政区划 正宁县辖4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山河镇、榆林子镇、宫河镇、永和镇、西坡乡、永正乡、周家乡、湫头乡、五顷塬回族乡、三嘉乡。县境内有子午岭林管局正宁分局:西坡林场、秦家林场、中湾林场、中湾林甘肃省正宁县行政区划图科场、刘家林场。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比较广阔,总面积1319.5平方公里,其中东部的子午岭林区,系成片的天然次生林区,共387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9.3%,全为林草覆盖,植被状况优越,是该县涵养水分,调节雨量的天然水库。占我县林地总面积的80%。 耕地多分布于比较平整、肥沃的宫河、永和、山嘉,月明四条原面,土地平整,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多为较肥沃的黑垆土壤,共23.66万亩,占耕地43%。纵穿县境的三条河川有川台地2.3万亩,占耕地4.6%。构成我县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山地多分布于原面两侧和沟谷四周和东部的梁、峁、塌撑等地类地形。一般小块、小片居多,坡度较大,小气候表现明显,海拔高差悬殊,对林木草种选择性强。 资源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土流失严重。沟壑面积较大,约占总面积的82%。全县有大小不等沟壑1200多条。沟壑密度平均达0.67公里/平方公里,沟切尝试在150-200米之间。这些沟壑浸蚀十分严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 经济发展 2008年生产总值完成10.2亿元,增长17.7%;农业增加值完成4.07亿元,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13万元,增长24.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04亿元,增长22.3%; ——财政大、小口径收入分别完成15038万元、14039万元,剔除煤田采矿权出让金收入后完成5038万元、4039万元,增长23%、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8亿元,增长68.6%,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17.2亿元,增长49.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300元,增长27.5%,净增17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576元,增长18.3%,净增39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亿元,增长29.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6‰;万元GDP能耗降低4.61%; 气候资源 正宁县位于大陆腹地,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由于地势较平缓,加之夏季季风的影响,气候要素反映也较平缓。子午岭林区气候阴湿,温度较低,雨雾多,日照少,霜期长。环绕林区形成特殊的多雨围带。因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降雨量年、月分布不稳定,一般七、八、九月降水偏多,春旱较频繁。 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447.4小时。日较差条件较好,有利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无霜期限较长,气温较高,日照充裕,降雨量充足。太阳辐射问题和日照时数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为高,属我国辐射能源高值区之一,光能利用潜力很大。由于气温日差大,积温高,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形成以及糖分积累。雨热功当量基本同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水资源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623.5毫米,年降水总量为8.51亿亿立方米。 五条河流,均属泾河水系,自产水三条河流中四朗河为最大河流,全长83公里,流域面积64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7%,年平均流量0.91秒立米,径流量2880万立方米。支党河41公里,嘉峪川河在正宁县境内长25.5公里,还有无日天沟,和左家川两条河。 我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和下白垩系碎碎潜水及承压水,地下水总径流量为2746.46万立方米。 全县总径流量8786.46万立方米,人均516.7立方米,耕地亩均200立方米。资源十分贫乏。本县地形地貌特点是水低地高,发展灌溉农业有很大困难。 矿产资源 据初步探明,县内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超过16亿吨,有望近年开采。 林木资源 东北部子午岭林区植被较好,有次生林分布,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8.4%。全县共有森林面积76.7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0.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8.8%,是甘肃省宜林荒山绿化达标县。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前21世纪前) 正宁县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及有熊氏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地之一。 夏代(前2070——前1600)。 天下分为九州,正宁属于雍州西戎之地。夏代孔甲年间(约前17世纪),周先祖不窋奔庆阳,建立北豳之邦,正宁属北豳邦国。夏桀(履癸)时,周先祖公刘从北豳迁都公刘邑,正式建立豳国,正宁属豳国之域。 商代(前1600——前1046) 正宁仍属豳国管辖。商末,周族南迁岐山周原,豳地被义渠戎族占领,正宁属义渠戎国之地。 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 义渠戎国属周王朝管辖下的方国,正宁仍属之。 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前221) 前期仍袭旧制。前400年,魏国占领西河郡和上郡,并在正宁境内修筑魏长城。此后,长城东部(即今正宁永正、山河、湫头、三嘉之东)土地归魏国上郡管辖,长城西部(榆林子、罗川之西)土地归义渠戎国管辖。前352年,秦国出兵攻打魏国,一举占领西河、上郡,从此,正宁东部归秦国上郡管辖,西部仍属义渠戎国管辖。前270年,秦灭义渠戎国,建立北地郡,郡址义渠。此后,正宁西部划北地郡,东部仍属上郡。 秦代(前221——前206)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郡县制。秦在北地郡设郁郅(今庆城县)、泥阳(今宁县)、朝那(今镇原县西北)3县。正宁西部划归泥阳县管辖,东部仍属上郡。 西汉时期(前206——公元25) 仍袭秦制,并先后在正宁境内东南部设三水(属安定郡)、独乐、阳周(属上郡)3县。西部今宫河、周家地区归弋居县(县治在今宁县政平),属北地郡。 三水县:西汉初年因罗川谷三水汇流而得名,治址罗川。辖今正宁县罗川、永和和陕西省旬邑县、彬县广大地区。数年后,县治迁至今庆阳市镇原县境内。原辖地今正宁县永和、罗川,今彬县永乐、底庙地区划归独乐县管辖。 独乐县:西汉初年置,治址在今榆林子镇乐兴村,辖今榆林子等地。后又将罗川、永和等地划归上郡管辖。 阳周县:西汉初年置,治址在今永正乡上官庄附近的秦驰武城,辖今永正、山河、西坡、月明、湫头、五顷原、三嘉及宁县平子等地,归上郡管辖。 东汉时期(25——220) 建元六年(30),阳周、独乐两县皆废,地域划归泥阳管辖。惟宫河、周家仍归弋居管辖。东汉末年废弋居,地域并入泥阳。建安元年(196),因庆阳地区北部被匈奴和西凉马超屡次占领,在今正宁县永和塬设西川县,属安定郡。因子午岭水向西流而得名西川。县治具体地址不清。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 三国时,正宁归魏管辖。晋建兴四年(316),匈奴首领刘聪攻破长安,建立汉国,正宁属汉,末置县。319年,汉国更名前赵,正宁属前赵安定郡,未置县。 东晋咸和二年(327),后赵打败前赵,正宁归后赵,属安定郡,未置县,以驻军代政。永和七年(351),前秦立国于长安,在今镇原县置雍州,以军代政,正宁归雍州。太元九年(384),后秦赶走前秦,在今庆阳市置泥源军,以军代政,正宁属泥源军。 北朝时期(386——581)。太平真君二年(441),北魏在今宁县城置定安县,兼置赵兴郡;在罗川重置阳周县,辖今正宁东部、南部地区和宁县平子镇;在榆林子乐兴重置独乐县,辖今榆林子和长乐地区。以上2县均属赵兴郡管辖。今正宁县的宫河和周家归定安县辖。皇兴二年(468),改赵兴郡为华州,阳周、独乐2县属华州。太和十一年(487),华州更名班州,阳周、独乐2县属班州。太和十四年,更班州为豳州。阳周、独乐2县均属之。 西魏大统元年(535),在阳周县增设泥阳、惠涉二护军。泥阳军设在今宁县平子境内,惠涉军驻罗川城。此2军均为驻军机构,非政府机构。大统十六年(550),西魏在阳周县置显州,阳周、独乐二县属之。废泥阳、惠涉二护军。废帝二年(553),改豳州为宁州。 北周元年(557),废显州,阳周、独乐2县改属宁州赵兴郡。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581——960) 隋开皇三年(583),废赵兴郡和独乐县,独乐地域划归阳周县。开皇十八年,改阳周县为罗川县。大业元年(605),改宁州为北地郡,罗川县属之。次年,改北地郡为豳州,罗川县属之。大业八年,改豳州为北地郡,罗川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改北地郡为宁州。并从宁州析置豳州(治在今陕西省彬县),罗川县属宁州。次年,从宁州辖定安县析置定平县(县治在今宁县政平),属豳州,今正宁宫河、周家地域划归定平县辖。天宝元年(742),改宁州为彭原郡。因在罗川发现27躯玉真人像,故改罗川县为真宁县,属彭原郡。乾元元年(758),改彭原郡为宁州。元和三年(808),定平县划归宁州。大中三年(849),设邠宁节度使,真宁县、定平县均属之。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 庆阳地区庆、宁、原、衍、环五州并存,真宁县属宁州,定平属衍州。后周显德五年(958),废衍州,定平县划归豳州。后周末年又划归宁州。从此,宫河、周家两地久归宁州辖。 宋金元明清时期(960——1911) 北宋时期(960——1127),真宁归属未变。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宁州归属庆阳府,真宁县为庆阳府宁州所辖。 金代(1115——1234),真宁属宁州。山河及今宁县太昌、早社3镇归宁州管辖。 元代(1206——1368),真宁仍属宁州。山河、太昌、早社3镇及定平、襄乐2城归宁州直辖。 明代(1368——1644),前期仍袭旧制,直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经邑人赵邦清提请,朝廷改真宁县直属庆阳府,宁州不再领真宁县。真宁县辖郭下、长乐、望仙、文乐、乐兴、平子、西峪、路上、香庙、中庙、长城、移丰、山河、新庄、万益、万盈、安夫、要册、勾仁、安兴、烟村21里。 清代(1616——1911)。初期沿袭明制。顺治五年(1648),真宁知县焦象贤申请,并21里为7里,即:与新、光化、挈炬、和恒、金汤、灵湫、永绥7里,共编为68甲。康熙八年(1669),析陕西行省甘肃布政使司置甘肃行省,真宁属甘肃行省庆阳府。雍正元年(1723),因避清世宗“胤礻真 ”讳,更名真宁县为正宁县。

二、甘肃正宁县和宁县两个县的行政区划史 请告诉我 谢谢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

地理位置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

县名

正宁县 (汉语拼音:Zhengning Xian)

面积

全县面积1329平方千米。

政府

县人民政府驻山河镇,

邮编

745300。

代码

621025

电话区号

0934

汽车牌照

甘M

[编辑本段]正宁概况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接陕西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邻旬邑县,西南与彬县相邻,西接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壤本省宁县。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7°56′20″—108°38′08″,北纬35°14′40″—35°36′18″之间。属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层厚度90—150米。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1460米,地貌梁、峁、沟交错,河、川、塬相间,分为四塬三川;地形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东西长63.5公里,南北宽40.2公里。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正宁县辖4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山河镇、榆林子镇、宫河镇、永和镇、月明乡、西坡乡、永正乡、周家乡、罗川乡、湫头乡、五顷塬回族乡、三嘉乡。县境内有子午岭林管局正宁分局:西坡林场、秦家林场、中湾林场、中湾林甘肃省正宁县行政区划图科场、刘家林场。

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甘肃省东南边境县份之一。介于东经107°41′至108°34′,北纬35°15′至35°52′之间,东依子午岭,南接陕西,北靠宁夏,西临泾、蒲二河,距黄陵160公里,西安200公里,兰州510公里。扼甘、陕、宁三省之要冲,是三省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窗口,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宁县现辖8镇10乡,257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宁县是汉民族聚居的地区,兄弟民族及其人口均很少。全县有汉族、回族、满族等。

宁县现辖8镇10乡257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县域总面积2633平方公里,耕地96万亩,海拔860至1760米,地形复杂,山、川、塬交错,属暖温带大陆性高原气候,温润适中,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74毫米,平均气温8.7°C,无霜期170天左右。

宁县辖:新宁镇、平子镇、早胜镇、长庆桥镇、和盛镇、湘乐镇、新庄镇、盘克镇、米桥乡、良平乡、中村乡、太昌乡、焦村乡、南义乡、瓦斜乡、金村乡、九岘乡、春荣乡;国营湘乐林业总场。

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物产富饶。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7℃,年日照2375小时,无霜期160—180天。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境内有马莲河、泾河、蒲河、九龙河、城北河等7条河流,多年平均总流量为55.05立方米/秒,总径流量17.36亿立方米。宁县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盛产小麦、玉米、油料、黄豆、小米等,尤以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备受推崇。宁县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由于山水形胜的灵气所致,出产的早胜曹杏、九龙金枣、黄甘桃、红富士苹果享誉国内外。近年来,果产品系列开发已成气候,年加工杏脯、枣脯、桃脯等果制品20多种6000余吨,有多种产品获部、省级奖,销往全国,走出国门。黄花菜产量居全市之首,质量为西北之冠,被外贸部命名为“西北特级金针菜”,荣获出口产品荣誉证书。薄皮绵核桃具有仁饱、味香、含油量高的特点,备受外商欢迎,畅销不衰。早胜牛名扬四海,是国家工商局注册的名牌畜种。境内盛产各种中药材,有69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5种列入出口商品。生长在子午岭密林深处的羊肚菌、黑木耳极其珍贵。新近探明,县境西北部有油,东南部有煤,属西峰油田和陕北煤矿的一部分,开发前景诱人。

三、正宁县有哪些乡

截至2019年10月,正宁县下辖2个县、8个镇,分别是:山河镇、榆林子镇、宫河镇、永和镇、永正镇、周家镇、西坡镇、湫头镇、三嘉乡、五顷塬回族乡。

1、山河镇

是正宁县城所在地,总面积119.2平方千米,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3℃, 年降水量620mm,全年无霜期180天。截至2019年10月,全镇共辖10个行政村:西关村,移凤村,冯柳村,柑柏树村,后庄子村,蔡家峪村,王阁村,王家圈村,佑苏村,宋家畔村。

2、榆林子镇

隶属于甘肃庆阳市正宁县,位于正宁县西南部19公里处,银西公路、正周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信息快捷便利,商贸流通繁荣活跃,镇域东接本县永正乡,西壤宫河镇,南邻罗川乡,北与宁县平子镇隔沟相望,是正宁县的人口大镇、经济强镇、产业重镇,区域优势镇。

3、宫河镇

位于正宁县宫河塬区西部31.5公里处,东接榆林子镇,南于陕西省彬县永乐镇相望,西与周家乡接壤,北与宁县早胜镇隔沟相望。总面积88.8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10月,下辖村民委员会12个。

4、三嘉乡

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位于正宁县东南部,总面积240.6平方千米,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1756米,最低海拔1400米,塬、梁、山茆、沟、谷结合,境内地形为一川一原两大块,支党河从境内穿过。三嘉乡以瓜果著称,由于昼夜温差大,所产西瓜、苹果品质优良,因此有“正宁果瓜之乡”之美称。

5、五顷塬回族乡

地处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东南部、属子午岭林缘山区,面积554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10月,辖5个行政村(西头村、南邑村、龙嘴子村、孟河村、西渠村),31个村民小组,是庆阳市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乡。

甘肃正宁县(甘肃正宁县人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宁县

参考资料来源:正宁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四、正宁县属于甘肃哪个市

正宁县属于甘肃庆阳市。

正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与陕西省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与陕西省旬邑县,西南与陕西省彬县相邻,西与陕西省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与甘肃省宁县相接,地理坐标为北纬35°14′40″—35°36′18″,东经107°56′20″—108°38′08″。

正宁是“甘陕桥梁”“关陇襟带”,是甘肃东大门,俯瞰关中平原城市群,国道211线、327线穿境而过,银西高铁、甜永高速建成通车,处于西安2小时都市圈,对外连通度和开放度日益扩大。

建制沿革:

清康熙八年(1669年),属甘肃布政使司(行省)庆阳府;雍正元年(1723年),为避世宗“胤禛”之讳,又改为正宁。正宁之名始见史册。

民国二年(1913年),属甘肃省陇东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泾源区行政视察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7月27日,正宁县解放,属甘肃行政公署庆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宁县。

1962年1月,恢复正宁县建置。

五、甘肃庆阳市有哪几个县?

截至2019年4月,庆阳市有7县,即庆城县、华池县、宁县、镇原县、合水县、正宁县、环县。

庆城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马莲河中上游,东邻合水,西濒蒲河与镇原县相望,南和西峰区毗邻,北与环县、华池接壤。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56公里。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

华池,古属雍州,为周人创业之地。春秋战国时为义渠戎国之地。秦属北地郡辖之。魏始建华池县,后废。隋仁寿二年复置,后废。唐复置。宋废,设华池镇。清顺治年间曾移合水县治。1934年陕北游击战争中复由庆阳,环县,合水等县析置。

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介于东经107°41′至108°34′,北纬35°15′至35°52′之间,东与子午岭,南与泾河与陕西省相接,西北、东南分别与合水县、西峰区及正宁县相邻,马莲河自北向南穿县而过,为宁县最主要河流,总面积2633平方公里。

镇原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南界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北靠环县,距庆阳机场60公里,距平凉火车站70公里。南北长91.2公里,东西宽78.3公里,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

合水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东邻陕西省富县,西与西峰区、庆城县相连,南与宁县接壤,北靠华池县及陕西省志丹县。总面积2941.78平方公里。

正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与陕西省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与陕西省旬邑县,西南与陕西省彬县相邻,西与陕西省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与甘肃省宁县相接。

环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北部,东临甘肃华池县、陕西定边县,南接甘肃庆城、镇原县,西连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同心县,北靠宁夏盐池县。东、西宽约124公里,南北长约127公里,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庆阳建置沿革:

民国2年(公元1913年),归属陇东道(后改属泾原道),16年(公元1927年)废道,改隶泾原行政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甘肃省在西峰分设第三区行政督察区,辖庆阳、环县、合水、镇原、宁县、正宁6县。

1936年夏,建立了环县、曲子两县苏维埃政权。将庆北县与华池县合并为华池县。同年,陕甘省改为陕甘宁省,省址由陕北迁环县河连湾,冬季又迁曲子镇,辖华池、曲子、赤庆、固北、定环等县。

1937年陕甘宁省撤销,成立庆环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华池、环县、曲子3县。

1949年6月,新正、新宁县改称正宁、宁县,划归陇东分区管辖。7月27日西峰解放,8月,陇东分区改为庆阳分区专员公署,辖西峰市及华池、环县、曲子、庆阳、合水、镇原、正宁、宁县8县1市,隶属甘肃行政公署,12月2日,改属甘肃省人民政府。

1949年7月8日西峰解放,成立庆阳专员公署。1955年9月庆阳专员公署并于平凉专员公署,1962年1月庆阳与平凉分设,复为庆阳专员公署。

1968年4月改为庆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改为庆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6年元月成立西峰市,庆阳地区行政公署下辖7县1市。

2002年6月22日,撤销庆阳地区和县级西峰市,设立地级庆阳市。庆阳市设西峰区,以原县级西峰市的行政区域为西峰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九龙南路。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庆阳市辖原庆阳地区的镇原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和新更名的庆城县以及新设立的西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庆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庆城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镇原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水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宁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