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是哪个国家
前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立陶宛、摩尔达维亚、拉脱维亚、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土库曼、爱沙尼亚
在1991年年底,他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12月26日,代表们象征性举了手,苏联最高苏维埃自行解散,标志着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从法律和现实中正式结束其存在。苏联解体后分裂为十五个国家,且大部分经济及军事力量由最大加盟国俄罗斯联邦继承。
以前的苏联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苏联是现在的俄罗斯前身,即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Russian Federation),简称俄罗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简称苏联,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1991年12月26日解体。
扩展资料:
苏联于1922年12月20日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成立了苏联。
在第一任苏联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于1924年去世后,约瑟夫·斯大林经过一连串的权力斗争,扳倒了洛托茨基而胜出取得了领导权。斯大林以计划经济作保障,领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使苏联一度成为全欧工业生产值最高的国家。
苏联包括东斯拉夫三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中亚五国(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外高加索地区三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摩尔达维亚15个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等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于1939年和德国共同瓜分了波兰,并在1941年被德国与其轴心盟国入侵,历经了4年激烈的战事后取得了胜利,与美国一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被称为“超级大国”,同时占领了东欧大部分国家,扶持了卫星国。
1936年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3个加盟共和国。1940-1956年,还存在过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56年并入俄罗斯联邦,改名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这个时期的加盟共和国总数是16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联
百度百科-俄罗斯
前苏联是由哪些国家组成的呢?
苏联曾有过16个加盟共和国,但最终加盟国的数量被定格为15个,苏联从成立到加盟国数量确定,总共历经34年。
由此可见,苏联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加盟国的加入方式也不尽相同,有自愿的,也有被迫的,还有内部改组的。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缩写СССР,英语缩写USSR,苏联诞生于1922年,解体于1991年。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共和国组成,各加盟国有自己的权利机关、领土以及国籍等。
这些加盟国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同时也可与外国缔结条约,甚至参加国际组织。
苏联15个加盟国名称如下: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吉尔吉斯、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摩尔达维亚
算上1956年被降格合并的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苏联总共有过16个加盟国。
这些共和国并非同一时期加盟的,苏联的扩大与建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七个加盟国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内各民族相继建立独立国家。这些国家中既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又有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尽快结束国内战争,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
1922年,苏俄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各共和国以自治国身份加入俄联邦的方案。但这一方案遭到格鲁吉亚的反对。
后来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下,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于同年底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也就是苏联,这便是苏联的雏形,外高加索联邦是1922年初由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个共和国所组成。
实事求是地讲,外高加索三国的加入并非是出于自愿,而是在苏联的要求下加入的。
两年后,中亚的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苏维埃共和国也加入了苏联。
塔吉克原本属于乌兹别克共和国,由于塔吉克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都比较快,于是在1929年被破格升为共和国。
两年后,塔吉克成为苏联的第七个加盟国。这时的苏联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加盟共和国的标准也提出新要求。
首先加盟国必须在边疆,且要与苏联邻国有边界。其次加盟国的主体民族应占人口的一半,最后总人口要达百万。
第二阶段的九个加盟国
根据苏联新的加盟标准,哈萨克、吉尔吉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外高加索三国都以共和国身份加入苏联,原来的外高加索联邦也被取消。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由7个扩展到11个。
二战爆发后,苏联为了防御德国侵犯,先是入侵芬兰,接着将列宁格勒地区的防御线向北推移,获取了大量领土。
随后苏联将这些领土并入了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
苏联以立陶宛违反公约为由,出兵占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随后波罗的海三国加入苏联。
苏联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将比萨拉比亚并入摩尔达维亚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共和国因此成为苏联第16个加盟国。
最后是加盟国数量的固定
苏联16个加盟国的局面维持了16年,到1956年,苏联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民族构成不符合标准为由将其降格。
随后,卡累利阿-芬兰被并入俄罗斯联邦。至此,苏联15个加盟国数量得以固定。
前苏联的英文简称和全称是什么
前苏联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文简称是USSR,全称是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语缩写:cccp),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于1991年12月25日解体。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疆域横跨东欧、中亚、北亚的大部分;陆上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权力高度集中,并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的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成为了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随即世界进入到两极格局的世界格局,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在1946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
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至此,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前苏联的全称是什么?
前苏联的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简称 СССР;英语: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简称 USSR)。
简介: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 15 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权力高度集中,并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的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并与同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展开了激烈的争霸。
1991 年 12 月 25 日,以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政治地位。至此,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