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韵母是什么
韵母是指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按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α是韵腹,ng是韵尾。
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如“大”dà的韵母是α,α是韵腹,没有韵头、韵尾;“瓜”guā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头,α是韵腹,没有韵尾;“刀”dāo的韵母是ao,其中α是韵腹,o是韵尾,没有韵头。
扩展资料
1、单韵母发音状态
①a(阿)韵母a(阿)韵母的发音状态是:口腔适度打开(开度为开大口腔的6成,以半打哈欠为准),软腭适度提起,以气流贴近上腭舒适地通过为正常。
下颌自然下放,舌头放平,唇和两频都比较松弛,面部路带微笑,上门牙半露,口腔形成椭圆形。着力点放在软口盖与硬口盖交汇处的中间部位。这样发出的a(阿)韵母音色清亮而柔和。
②e(鹅)韵母发e(鹅)韵母时口形比a(阿)韵母略小一些,舌根部位稍微抬起并贴近软腭,着力点与a韵母相比要稍靠前一些。
③o(喔)韵母发o(喔)韵母时口腔打开,并形成竖向的管状,舌位与a韵母相比稍微向后,双唇前伸成半撮拢状口形,并把声音的着力点引向口腔的前部。这样状态下发出的o(喔)韵母就会改变自然状态下由于发音部位靠后而产生的音色发闷的现象,而使声音变得丰满而集中。
④u(乌)韵母 u(乌)韵母是撮唇音。在正确发o(喔)韵母的基础上,把唇再向前收小,下领往上,舌面保持后退位置,发音时的感觉是双唇收圆做小,并与鼻尖有一种贴近感。这样发出的u(乌)韵母声音位置集中而轻柔。
⑤ü(迁)韵母在发出u韵母的基础上,双唇更加收紧收小,ロ形如“吹尘”状,舌尖触及下门齿,中部边缘轻抵上白齿,这样就可以发出ü(迂)韵母。
⑥i(衣)韵母i(衣)韵母发音的状态是:口腔成扁平形,舌尖低下齿,而嘴角向两边咧开,上、下门牙适度露出,齿峰间留有一定的缝隙,舌两侧有力地向大牙边缘靠近。这样发出的“i”韵母音色明亮而松弛。
单韵母发音时口腔的位置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发“i”韵母和“u”韵母的位置要比发“e”韵母的位置要靠前一些,发“a”韵母的位置比发“o”韵母的位置要靠前一些,而发“u"”韵母的位置则比发“o”韵母的位置要靠后。这种状态下发音能体现出各自发音明亮、适中等不同的音色特点。
2、复韵母的发音状态发音训练中常采用ai(哀)ei(欸)、ao(熬)、ou(欧)ie(耶)、er(儿)、an(安)ang(昂)eng(哼的韵母)等复韵母作为发音训练的基础。
①ai(哀)韵母
ai(哀)韵母是由a(阿)i(衣)构成的复合韵母,其发音应该以a(阿)韵母为起始音,在正确的a韵母的口形状态下,舌尖很快触及下门齿,舌面由平放到轻松隆起,同时下颌放松,这样就能顺利地发出ai(哀)韵母。
②ei(欸)韵母
ei(欸)韵母的发音主要在于舌的运动状态。发ei韵母的前二音与e(鹅)韵母的口腔状态相同。后半部i与a韵母的后半部口腔状态相同。
所以由e(鹅)韵母口腔状态向ai(哀)韵母后半部的i轻化时,舌尖要向下移动,并触及下齿根部,同时两侧嘴角稍稍向后移开,下巴稍向上靠拢,这样就能正确地发出ei(叹)母音。
③ao(熬)韵母
ao(熬)韵母以a(阿)的的口状态为起点、只是上下齿不易露出,然后顺者a韵母的口胶支点(口与使口交笔处)向后支点动、口形由圆展收向竖圆(即增加口胶上、下的宽度)过面松动、平放。
④ie(耶)韵母
"ie"的母的发音状念是:口腔为扁形,上、下腭分开,以一半为度,上下齿都微露出半载、以“i”(衣)音的口形起音、然后向e母音过渡发出。发音过程中舌身要有力地向使靠找、但不是贴死,舌身两侧有力地向上腭大牙边缘靠拢、然后上腭向下、这样就能准确地发出复韵母ie。
⑤ou(欧)韵母
ou(欧)的母的发音要在o(喔)母的口形基础上进行,口形由大向小收拢、口腔腔道变长变细、这样オ能有利于ou(欧)母音的正常发出。
⑥er(儿)韵母
er(儿)韵母是卷舌音。发音时双层松,否尖有力灵活地向上卷起,但并不触及上。
3、鼻韵母的发音状态 鼻韵母又叫声随削母——就是在的韵母的后面跟随着声母而构成的韵母。鼻母有an(安)、en(恩)、ang(昂)、eng(哼的韵母)4个。an(安)、en(恩)为前鼻韵母,ang(昂)、eng为后鼻韵母。
①an(安)韵母
以a(阿)的母的口形为起点,然后在舌后面凹下的同时,带动前舌而贴紧口腔底面向下向后运动,接着舌后部向上腭靠拢,但口并不合拢,声音从口腔与鼻腔同时发出,最后舌尖上腭将音收住。
②en(恩)韵母
en(恩)韵母的发音以e(鹅)韵母发音为基础,然后很快将下腭与舌身同时向上腭合拢,舌尖低下门牙齿,余音从鼻腔发出。
③ang(昂)韵母
ang(昂)韵母发音以a(阿)韵母为起点,发音时使舌根与小舌快速接触,下腭向上腭松弛靠拢,在靠拢的同时声音由口腔转入鼻腔发余音。
④eng韵母
eng韵母的发音以e(鹅)韵母的发音状态为起点,发音时舌后面向软腭靠拢,随之声音转入鼻腔发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韵母
二、什么叫韵母?
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一个汉字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成分。韵母至少要有一个元音,也可以有几个元音,或元音之后再加辅音。由几个音素组成的韵母又可以细分为韵腹 (主要元音) 、韵头 (又称介音) 、韵尾,如官〔guan〕这个音节中,〔g〕是声母,〔uan〕是韵母。韵母〔uan〕中,〔a〕是韵腹,〔u〕是韵头,〔n〕是韵尾。 普通话韵母共有三十九个,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按开头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 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 ê、i、u、ü、-i(前)、-i(后)、er。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 üe、iao 、iou、ua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十六个:an、ian、uan、 üan 、en、in、uen、 ün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普通话中的韵母共有39个,数目比声母多,系统也比较复杂。 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韵腹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韵头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韵尾则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但务求发到位。有的韵母只有韵腹,这种韵母在发音时,发音部位不变,始终如一,称为单韵母。有的韵母只有韵头和韵腹,发音时有一个发音部位的转换,因为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后,因此叫做后响复韵母。 韵尾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鼻韵尾,有-n,-ng两个,另一种叫口韵尾。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对于有口韵尾的韵母来说,有的没有韵头,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前,因此叫做前响复韵母;有的有韵头,也就是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兼备,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中间,因此叫做中响复韵母。鼻韵母也有有韵头、无韵头之分。 所有韵母中,除鼻韵母的韵尾是辅音外,其他的音都是非鼻化元音。非鼻化元音的发音要点是软腭始终上升,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如果软腭的位置不好,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元音就成了鼻化元音。在普通话中,鼻化元音只有在儿化音节中才会出现。儿化的问题将在后文叙述。
三、什么是韵母
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23个由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按韵母的结构特点,一般把韵母分为三类,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第一类是单韵母,由单纯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有10个单韵母,其中舌面单元音韵母有7个,它们是:a、o、e、ê、i、u、ü.特殊元音韵母有3个,它们是:-i(前)、-i(后)、er.
第二类是复韵母.复韵母是由复合元音充当韵母.复合元音是由一串元音音素复合而成的,从听觉上已经复合成一个固定的音组.普通话中复韵母有13个.复韵母按主要元音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前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在前的复韵母,有4个:ai、ei、ao、ou .后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在后的复韵母,有5个:ia、ie、ua、uo、üe .中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位居中间的韵母,有4个:iao、iou、uai、uei
第三类是鼻韵母.以鼻辅音n或ng作为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普通话中鼻韵母共有16个,分两种.一种是带舌尖鼻音n的叫前鼻韵母,有8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另一种是带舌根鼻音ng的叫后鼻韵母,有8个:ang、iang、uang、eng 、ing、ueng、ong、iong.
小学学习中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ve
特殊元音韵母:er
鼻韵母:an en in un vn (前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后鼻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