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鄄城县属于哪个市
鄄(juàn)城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因境内有鄄邑、鄄城而得名,领土总面积1032平方千米。
鄄城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鲁西黄牛和中国斗鸡保种基地,古代军事家、一代兵师孙膑的故里,是山东省首批20个省管县之一,列入国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县”。
鄄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百里沃野,河流纵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质分布为“南沙、中壤、北粘”。鄄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207天,年均湿度73%,空气质量指数93。年平均气温13.5℃。平均日照时数2534.3小时,平均风速3.5米/秒。
二、甄城县属于哪个市怎么念?
今山东省菏泽市
读音:zhēn chéng xiàn
甄zhēn,声母j,韵母àn,声调四声。
城chéng,声母ch,韵母éng,声调二声。
县xiàn,声母x,韵母àn,声调四声。
甄拼音zhēn
1、审查,鉴别:甄审。
2、制造陶器的转轮;制造陶器:甄陶(引申为对人的陶冶和造就)。
3、姓。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甄选[zhēn xuǎn]
审查选定:~展品。~出国人员。
2、甄审[zhēn shěn]
甄别审查。
3、甄收[zhēn shōu]
审核录用。
4、甄免[zhēn miǎn]
甄别免除。
5、甄甄[zhēn zhēn]
小鸟飞。
6、甄察[zhēn chá]
审察鉴别。
三、甄城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甄城县属于山东省菏泽市,在南宋之后改为鄄城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该地名胜古迹遍布,旅游资源丰富,如:雷泽湖、孙膑故里、孙膑墓、帝尧陵、庄子钓鱼台等。鄄城境内还有黄河大堤和金堤,是全国著名的生态环境示范县和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甄城县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甄城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且位于全国丰水区,年降水量丰富。
矿产资源:甄城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盐矿资源,其中盐矿资源还属于高纯度岩盐。
林业资源:甄城县林地广袤,森林覆盖率高,木材储蓄量充足。
四、甄城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鄄城县简单介绍
1、甄城县属于山东省菏泽市,在南宋之后改为鄄城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该地名胜古迹遍布,旅游资源丰富,如:雷泽湖、孙膑故里、孙膑墓、帝尧陵、庄子钓鱼台等。鄄城境内还有黄河大堤和金堤,是全国著名的生态环境示范县和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2、鄄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古鄄”之称。境内出土的文物探源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六千年四百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晚期。
鄄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人类远古先祖华胥、伏羲、女娲、颛顼、尧、舜曾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名圣古迹遍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据《山海经》记载:“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故曰“雷泽”,《太平御览》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因此鄄城是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自古就有“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之说;据《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因此鄄城又是著名的尧舜之乡。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先后六次在鄄城与各路诸侯会盟。
公元前632年,这里发生了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因此鄄城又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千年古县孕育一代兵师,西方乐土缘成禅宗佛都”。鄄城是国务院命名的千年古县,是一代兵师孙膑的故里。东汉末年,曹操任兖州牧,在鄄城屯兵四十万,并以鄄城为根据地完成了统一中原大业。黄初二年,封曹植为“甄城王”,即“陈王”。
鄄城境内现存文物古迹有华胥部落遗址、雷泽湖、帝尧陵、丹朱城、舜耕历山遗址、孙膑故里、孙膑墓、亿城寺、羊左全交合葬墓、庄子钓鱼台、城濮之战古战场、东汉亘古泉、陈王读书台、葵丘会盟台、刘忠古墓群、苏氏家祠、苏御史牌坊、舜王城等;革命遗址有鄄南战役战场、刘邓大军渡黄河旧址、邓小平逝世陨石雨降落处等,境内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鄄城孙膑故里、刘邓大军渡河旧址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国家首批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
鄄城境内有105华里的黄河大堤、70华里的金堤,是全国著名的生态环境示范县和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现有映潭明月、沙河蛙鸣、碧水雷泽、春柳杨花、杏岗春色、谷林晚钟、黄河夕照等八大自然景观。鄄城县人发、中药材、林产品等特色产业加工优势凸显,鲁锦、砖雕、商羊舞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抬阁、二洪拳、担经等6项民间艺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斗鸡、斗羊、武术、戏曲、马叉、抬阁、舞狮等民俗文化渊源流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我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五、甄城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甄城,先秦古甄邑,在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12公里旧城镇。
秦置甄城县,属东郡。西汉改属济阴郡。关于甄城改鄄城,据出土文物以及正史史料考据秦始置甄城县,至少到晋朝仍作甄城而非鄄城,之后约在南宋与唐之间改甄城县为鄄城县。
史料依据
南宋史学家范晔在编写《后汉书》时仍写作甄城,唐时李贤作注称:甄城【县名,属济阴郡,今濮州县也。“甄”今作“鄄”,音绢。】可见南宋时依旧是甄城,到了唐朝改成了鄄城。
历史文化
鄄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古鄄”之称。境内出土的文物探源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六千年四百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晚期。
鄄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人类远古先祖华胥、伏羲、女娲、颛顼、尧、舜曾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名圣古迹遍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据《山海经》记载:“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故曰“雷泽”,《太平御览》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
因此鄄城是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自古就有“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之说;据《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因此鄄城又是著名的尧舜之乡。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先后六次在鄄城与各路诸侯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