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长度是多少?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378、2千米,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相关内容解释: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约40700公里。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是一个大圆。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

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现代天文学家称为天球赤道。汉唐间以赤道为观测星宿的坐标,至唐始改用黄道。

《后汉书.律历志下》:“黄道去极”刘昭注引汉张衡《浑仪》:“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唐孔颖达疏:“正当天之中央、南北二极中等之处谓之赤道,去南北极各九十一度。”

想知道赤道有多长?

赤道长度是40073.7Km。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378.137Km,两极半径6359.752Km,平均半径6371.012Km,赤道周长40073.7Km。

赤道的气候

赤道穿过的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活动于赤道的天气系统,信风、赤道西风、赤道辐合带等。

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至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至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

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