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是什么意思?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意思是只知道独自扎头学习,却不曾了解外面的动态和变化如同闭门造车。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出自《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扩展资料:

团队的力量是要大于个人的,单凭一个人独自思考,是比不上集思广益的效率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伙伴们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导致知识面的狭隘,见识短浅。无法全面地思考问题,会被单一的问题所束缚。

汉代董仲舒的经学吸收了先秦阴阳家的大量理论,宋明理学是援佛、道思想入儒的产物,把佛家、道家的禁欲主义和儒家的伦理纲常结合起来。任何一种学术思想,一旦故步自封,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必将僵化直至消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礼记·学记

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出自:《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什么意思(独学而无友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坚固不易攻破的趋势;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

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体现了儒家的教育原则与方法,强调师友之间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长补短,在集体的研讨、争鸣、竞争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否则,如果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脱离集体环境拒绝学友的帮助而闭门造车,必然造成“孤陋而寡闻”的窘态。

创作背景:《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据郭沫若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不过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可能是荀派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学记》作者是谁已难于查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记》

三、独学而无友,的后面一句是什么?《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