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种橡胶的密度大约是多少?
橡胶类别 相对密度如下:
天然橡胶(NR) 0.93,异戊橡胶(IR) 0.94,丁苯橡胶(SBR) 0.94,顺丁橡胶(BR) 1.93,氯丁橡胶(CR) 1.23,丁基橡胶(IIR) 0.91~0.93,丁腈橡胶(NBR) 0.96~1.02,乙丙橡胶(EPDM、EPM) 0.85,硅橡胶(Q) 0.98,氟橡胶(FPM) 1.4~1.95,聚氨基甲酸酯橡胶(PUR) 0.85,聚硫橡胶(ET、EOT) 1.34~1.41,丙烯酸酯橡胶(ACM) 1.1,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 1.1,氯醇橡胶(CO、ECO) 1.27。
扩展资料:
1. 橡胶
橡胶(Rubber)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
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是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2. 橡胶的来源
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天然橡胶就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1770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发现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字迹,当时将这种用途的材料称为rubber,此词一直沿用至今。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
三叶橡胶树提供最多的商用橡胶。它在受伤害(如茎部的树皮被割开)时会分泌出大量含有橡胶乳剂的树液。另外,无花果树和一些大戟科的植物也能提供橡胶。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橡胶供应被切断,曾尝试从这些植物取得橡胶,但后来改为生产人造橡胶。
最初的橡胶树生长于南美洲,但经过人工移植,东南亚也种有大量的橡胶树。事实上,亚洲已成为最重要的橡胶来源地。由银菊胶制成的橡胶能够减少敏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橡胶
二、丁晴橡胶的熔点是多少
丁腈橡胶,,密度1.5 g/cmЗ,熔点1450℃,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耐油性好,耐水性、耐热、耐老化性,并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丁晴橡胶的密度是多少?
丁腈橡胶的密度约为:0.95~1.0 g /cm3
丁腈橡胶又称丁二烯一丙烯腈橡胶,简称NBR
四、丁腈橡胶密度是多少
很多人都知道丁腈橡胶,但是对于丁腈橡胶还不是特别的熟悉,那么丁腈橡胶密度是多少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丁腈橡胶密度是多少】
橡胶是混合物,只有当各方面因素确定后密度材确定,下面为你提供一下常用橡胶的生胶的密度吧:
NR:0.9~0.95,IR:0.92~0.94,SBR:0.92~0.94,BR:0.91~0.94,CR:1.15~1.3,IIR:0.91~0.93,NBR:0.96~1.2,EPDM:0.86~0.87。
而一般的橡胶的密度都是在1.3左右,当填料密大时,也有达到1.6的,下面是一些橡胶的密度,供参考:
丁腈橡胶(NBR):1.25左右;氟橡胶(FPM):2.0左右;氯丁橡胶(CR):1.45左右;三元乙丙橡胶(EPDM):1.2左右。
技术参数
项目
技术指标
外观
白色粉末
比重g/cm3
0.98
丙稀腈含量%
≤28
粒径mm
<1.0
门尼粘度(ML1+4,100%)
50
凝胶含量%
10~30
易挥发物%
0.5Max
分子结构
线性/非交联
聚合方法冷聚合
产品用途
与PVC有极好的相溶性,可以任意比例共混,可提高PVC制品的耐油、耐寒、抗老化抗湿滑等性能;还可使PVC发泡制品的微孔更加均匀,密度更小,而保持物理机械性能良好;
对酚醛树脂有增塑作用,作为摩擦材料的组分可用于各种工业和军用部件中机械传动装置的摩擦片,降低磨耗量,增大摩擦系数;
与环氧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可制成橡胶—树脂结构型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屈挠性和较高的粘结强度,广泛用于汽车工业耐油部件和海绵材料的粘合;
用于鞋类产品,可以提高防滑性(可与TPR媲美)。
关于丁腈橡胶密度是多少,相信大家在看了关于上面的文章内容之后,但对于丁腈橡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就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五、丁晴橡胶的密度是多少?
丁腈橡胶又称丁二烯一丙烯腈橡胶,简称nbr,平均分子量70万左右。灰白色至浅黄色块状或粉状固体,相对密度0.95~1.0。丙烯腈含量为26%的丁腈橡胶玻璃化温度tg=一52℃,脆化温度tb=一47℃,而丙烯腈含量为40%的丁腈橡胶玻璃化温度tg=一22℃。溶解度参数δ=8.9~9.9,溶于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氯苯、甲乙酮等。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并且具有的耐磨性和气密性。丁晴橡胶的缺点是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溶剂,不宜做绝缘材料。耐热性优于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可在120℃长期工作。气密性仅次于丁基橡胶。丁腈橡胶的性能受丙烯腈含量影响,随着丙烯腈含量增加拉伸强度、耐热性、耐油性、气密性、硬度提高,但弹性、耐寒性降低。丁腈橡胶耐臭氧性能和电绝缘性能不佳。耐水性较好。
百度空间名片可以联系我!
六、丁晴橡胶与丁晴聚氯乙烯的区别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绝缘性能低劣,弹性稍低。 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简称NBR,由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是耐油(尤其是烷烃油)、耐老化性能较好的合成橡胶。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有42~46、36~41、31~35、25~30、18~24等五种。丙烯腈含量越多,耐油性越好,但耐寒性则相应下降。它可以在120℃的空气中或在 150℃的油中长期使用。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气密性及优良的粘结性能。广泛用于制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多种耐油垫圈、垫片、套管、软包装、软胶管、印染胶辊、电缆胶材料等,在汽车、航空、石油、复印等行业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弹性材料。
名称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共混物;PVC/NBR blend
性质: 系由聚氯乙烯为主,加入丙烯腈含量为20%~36%的丁腈橡胶进行改性的单相共混物,在未增塑聚氯乙烯中用以提高冲击强度,同时刚性有所下降;在增塑聚氯乙烯中,丁腈橡胶可提高其耐低温性,抗撕裂性及耐磨性,降低增塑剂的迁移,以外国商品2530为例,密度为1.25g/cm3,拉伸屈服强度14.4MPa,断裂伸长率600%以上,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用于电线电缆、汽车内装饰材料及各种软管等。
性质:丁腈橡胶(NBR)是一种极性聚合物,其极性随NBR中丙烯腈(AN)的增多而增强,相应地与PVC的相容性也提高。AN含量达40%后,两聚合物组分已达分子规格混合,成为完全相容的均相体系。当AN含量为20%时,PVC/NBR共混物具有最适宜起增韧作用的亚微观非均匀相形态,其抗冲击强度最高。共混材料中PVC含量小于等于50%时,主要表现出NBR的性质,有突出的耐候、耐臭氧性;大于50%时,主要表现出PVC的性质,但冲击强度大大提高,低温脆性得以改善。使用时NBR可以硫化、轻度硫化或不硫化,此时NBR作为永久塑化剂或增韧剂存在。用于包装薄膜、工业围裙、石油产品的柔软贮器等。
性质: 以丁腈橡胶为主,加入30%~50%的聚氯乙烯树脂共混制得的。共混工艺采用两种胶乳,按要求比例混合后再进行凝聚、洗涤、干燥、热处理等工序。与丁腈橡胶相比,丁腈/聚氯乙烯共混胶提高了耐臭氧和耐天候老化性能,改善了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抗撕裂性、耐热性和耐燃性,提高了耐油、耐燃油和耐化学药品性能,改善了压出、压延加工性能,还提高了储存稳定性,并可任意着色。丁腈/聚氯乙烯共混胶用于电线电缆护套、油管外层胶、皮辊和皮圈、汽车模压零件、微孔海绵、发泡绝热层、安全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