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是发达国家吗?
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
丹麦是位于欧洲西部地区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丹麦人均的GDP达到1万元美元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发达国家。
丹麦这个国家虽然面积比较小,但是有发达的畜牧业,畜牧业的现代化程度较高,机械化程度较高,人均的创造的财富比较高,所以是发达国家。
经济产业
【工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开采、造船、水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纺织、家具、烟草、造纸和印刷设备等。
【农业】农牧业高度发达。近年受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但在外贸中仍占较大比重。农牧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有耕地2.8万平方公里,农场4.2万个。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率居世界先进国家之列。
【服务业】服务业发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主要包括商业、电信、金融、保险、旅游和技术服务等。旅游业是丹麦服务行业中的重要产业。主要旅游点有哥本哈根、欧登塞(安徒生故乡)、乐高积木城及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和最北角斯卡晏等。
【对外贸易】外贸是经济命脉。主要原料靠进口,产品销售依赖国际市场。政府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产品出口。主要进口产品为运输设备、电信产品、纸张、原油、煤炭、钢铁、机械和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为乳制品、肉、鱼、家具、医药、电子产品、仪表、船舶、纺织品和服装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丹麦
北欧丹麦为什么高度发达 贫富差距极小 幸福指数最高
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大多在北欧:丹麦、芬兰、挪威依次占据了前3席,瑞典名列第7。超级大国美国位列榜单第11名,中国则排在第112位。北欧人为什么如此幸福10世纪时,几个丹麦人在法国的一条河流上游览,河岸边的一个送信人问他们:“你们领头的叫什么名字?”“没有领头的,”他们回答道,“我们都是平等的。”2012年4月,联合国与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共同发布全球幸福报告(WorldHappinessReport)。报告提出了一套国家幸福指数(Bhutan’sGNHIndex)体系作为测评全世界各国国民幸福程度的指标,其中包括稳定的经济收入、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就业率和高质量的工作、相互信任和尊敬的社会生活、身心健康、供养家庭、良好的教育等。报告显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大多在北欧:丹麦、芬兰、挪威依次占据了前3席,瑞典名列第7。超级大国美国位列榜单第11名,中国则排在第112位。为什么北欧人如此幸福呢?第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北欧国家都是富裕的工业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19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的洪流冲击了北欧诸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40年里,丹麦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将近200%,挪威增加了150%,瑞典则增加了250%以上。20世纪60年代之后,北欧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福利最完备的地区之一。1970年以后,丹麦一直处于世界人均收入的前列。2002年,丹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9593美元,位列世界第6名。2005年,挪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仅次于卢森堡位居第二,瑞典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欧洲国家第4位。其次是北欧国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北欧国家是典型的福利国家,与经过资产调查、只针对穷人的选择性政策相反,北欧福利制度是普遍主义的全民社会保障模式。其政策涉及教育、住房、医疗保险和妇幼保健、养老金、失业救济、职业事故保险等领域,覆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与各个时期,可谓“从摇篮到坟墓”编织了一张规避老年、疾病、失业、伤残等各种社会风险的安全网。丹麦政府将税收的40%用于社会福利,其中13%用于教育和科研,丹麦所有的普通学校都是免费的。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不仅广泛,而且普遍。享受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一种基本社会权利,福利国家致力于消除基于性别、年龄、阶级、家庭状况、种族、地区等因素而形成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最普遍的待遇包括养老保障金、向所有有子女家庭提供家庭津贴或儿童津贴。北欧各国地方政府提供的完善的社会服务是其福利制度的亮点之一。“在你出生之前助产士就已随时待命;在你呱呱落地之后,保健护士会上门拜访;一旦爸爸妈妈重返劳动力市场,专业的儿教人员就会接手照顾你;学校的牙医会从你三岁开始提供长达12年至15年的服务;教师会引导你完成小学和中学的课程;护士和医生(一些来自公立医院、部分来自私立医院)为你的一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当你失去自理能力,家政工人会上门提供清扫、购物和个人护理等服务;如果你需要的话,也可以去养老院居住(虽然目前有些供不应求)。”因此,北欧国家的福利往往是地针对个人,而非家庭。传统社会中很多原本属于家庭的服务功能都社会化了。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使家务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化,因而妇女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生活,这就解释了北欧福利制度为什么会以“对妇女友好”而著称。挪威学者海尔伽·海纳斯指出,“生育走向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正是对妇女友好政策的关键。与欧陆模式倡导的“男主外女主内”不同,北欧国家推行普遍的双薪养家模式。通过父母津贴和父母假期等一系列规定,父母双方都是职工又都是保育者的观念深入人心。工薪母亲能够得到公共基金资助的日托幼儿园的帮助、允许请假照顾生病的孩子。2000年,丹麦90%的3-5岁儿童在日托中心注册,专门在家照看孩子的家庭妇女几乎消失殆尽。同时,一些北欧国家也开始对妇女从事的家庭照顾工作进行重新评估。1992年,挪威国家保险体系承认照看7岁以下的儿童、老人、病人和生活有障碍的人等不支薪的看护工作等同于雇佣劳动,给许多从来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妇女追加养老金。第三,是其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随着工业化进程,北欧各国政府从地方到中央都制订了详尽的土地使用政策,并采取许多措施限制加工企业的分布地区,使工业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同时,北欧国家积极保存农村地区的完整性,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来保护人文遗产和自然环境。20世纪70年代,丹麦和挪威分别建立了环境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了联合国的环境大会。环境教育普遍深入,北欧各国公众对环境问题十分关注,有强烈的“绿色意识”,关爱和保护自然已经成为社会准则。在整个北欧,消费产品都根据环保标准贴上了标签,对生态友好的产品用一个天鹅或海豹的图形来表示。作为环境规则倡导者,北欧国家积极通过联合国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1983年,联合国设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监测人类、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1987年,在挪威人布伦特兰德(GroHarlemBrundtland)的领导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报告,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由此引发了一场围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国际大辩论。此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欧洲大行其道,并成为全球发展政策中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原则。最后,北欧式协商民主带来的阶级合作与政治稳定。10世纪时,几个丹麦人在法国的一条河流上游览,河岸边的一个送信人问他们:“你们领头的叫什么名字?”“没有领头的,”他们回答道,“我们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广泛存在于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自由民头脑中的朴素的平等理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北欧现代民主制度的确立以其平稳渐进的特点令世人瞩目。由于大量移民北美,北欧社会所有在经济、社会和宗教中遭受的挫折得以消释。从整体来看,工业化进程在速度和强度上都非常适中,使渐进的调整成为可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三足鼎立的阶级结构,使北欧最终选择了社会民主主义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开创了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斯堪的纳维亚的政治模式与不列颠式民主模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北欧,一党多数组成的政府是一种可能性,而非规则。即使在多数党政府统治时期,如1945至1961年间的挪威,北欧各国政府仍是遵照利亚法特所谓的“共识模式”。斯堪的纳维亚政治民主的实质就是公众对政治过程的广泛参与。纵向地看,是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参与;横向地看,是地方和地区政府的参与。这种广泛政治参与表现十分明显。战后在北欧各国的议会选举中投票人数超过全国人口的80%。比照国际标准,斯堪的纳维亚政党和利益集团成员数量庞大、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内部管理民主,因而成为有效的民意代表工具。
为什么丹麦的人均GDP远高于中国,但是国民生
你好,中国的GDP总量非常大,
但是人口基数大,因此GDP人均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样民生也受到人口数量的严重影响。
希腊和丹麦的经济,哪一个更好一点儿呢?
希腊 经济概况
--------------------------------------------------------------------------------
自然资源
经济简史
经济概况
行业概况
主要经济指标
1.自然资源
主要矿产有铝矾土、褐煤、镍、铬、镁、石油、铜、铀、金、石棉、大理石等, 森林 覆盖面积为20%。铝、矾土蕴藏量约1.5万吨, 铁蕴藏量估计为4亿吨, 煤蕴藏量约为 5000万吨。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60万公顷。
2.经济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希腊被德国占领。战争使希腊经济受到致命的伤害。1945年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1939年的31.9%, 其中机械制造业只相当于20%。然而到了1949年, 希腊经过5年重建后的国民净产值已经超过了1939年战前的水平。从50年代到70年代, 希腊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 1960—1973年间每年平均递增7.4%。从70年代至今, 希腊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和停滞状态。
3.经济概况
希腊是欧洲联盟中经济欠发达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欧盟15国中排行靠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外依赖较严重。80年代末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公共赤字和债务、通膨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希政府推行严厉的紧缩政策,加大打击偷漏税的力度,减少公共支出,加快私有化进程,以求摆脱多年来的经济困境。经过几年的努力,希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好转。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由前几年的1%左右上升为2.1%,通膨率由多年来的两位数下降到了8.3%。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 耕地面积为396万公顷, 占全国面积的30%, 从事农 业人数占全国总劳力的25%, 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玉米、燕麦、稻米、烤烟、甜菜、马铃薯、葡萄、橄榄等。 畜产品包括肉类和牛奶。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工业基础薄弱, 技术落后, 规模小。 主要由采矿业、制造业、能源、建筑业组成, 从业人数约占全部劳动力的27%。高科技工业特别是通讯业、建材业和电器业呈现了长期增长势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 制造 业和矿业、建筑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8%和2.1%。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30 %。总的来说, 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工业门类较少, 主要依赖于食品饮料加工和利用进口原油进行精炼以满足国内需要。1995年工业各部门增长差别较大, 纺织业0.56%,木材加工业11.13%, 印刷业11.19%, 食品加工6.47%, 玻璃制品11.01%, 油料加工21.52 %。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3).服务业概况
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增长势头最强劲, 增长速度最快。80年代以来一直以高于整个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的速度发展, 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一半。旅游业发达, 是获得外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经济部门。1994年总产值为145255亿德拉马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6%。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264840亿德拉克马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257.9万德拉克马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2.1%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310.015德拉克马
通货膨胀率(1996年):8.3%
失业率(1996年):9.6%
丹麦经济概况
丹麦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870亿丹麦克朗,比上一年增长1.6%,人均GDP达到了25.8万丹麦克朗(合3.27万美元,按2002年美元对克朗平均汇率折算),是世界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之一。丹麦人口占整个欧盟的1.4%,其经济总量约占整个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2.1%。丹麦是一个高福利、高收入、高税收、高消费的国家。据统计,丹麦的人均GDP要比欧盟成员国的平均水平高20%。此外丹麦收入分配的贫富差距程度在经合组织成员国内是最低的。在国民经济产值中,服务业逾70%,工业占20%左右,农牧业占4%左右。丹麦服务业发达,主要包括商业、电信、金融、海运、旅游和技术服务等。丹麦主要工业门类有:石油开发、风力发电、食品加工、造船、建材、电子、化工、医药、家具和服装等。其桥梁建筑、医疗器械、船用主机、水泥设备、环保设备、光通信、音响、助听器、玩具、啤酒、酶制剂、胰岛素等技术和产品,以及丹麦的工业设计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丹麦大贝尔特大桥(斜拉桥)主跨1624米,居世界第二位。丹麦造船技术先进,有能力建造世界最大型集装箱船和超级油轮。丹麦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居世界前列,主要农牧渔业产品有:猪肉和种猪、奶制品、水貂皮、草种、鱼粉和鱼油等。丹麦农产品产量相当于本国需求的三倍,农牧业产品三分之二产量供出口。
丹麦的GDP中45%是由出口货物和服务贡献的。其中货物出口占31%,服务出口占14%。货物出口中75%是制造业产品,其中机械和设备占27%,化学产品占12%。主要单类产品为:家俱、医药(包括胰岛素等)、风力涡轮、计算机设备、光纤、便携式电话、助听器、扬声器和玩具。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2%,其中,草种出口占世界市场(下同)的20%,牛奶占38%,火腿熏肉占28%,奶酪占8%,黄油占5%。丹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产国,年产貂皮1200万张以上,约占世界市场的四成。 丹麦是世界十大渔业国之一, 渔业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3%。 丹麦80%的出口产品出口到欧洲国家,其中德国约占19%、瑞典11%、英国10%,除欧洲外最大的出口地是美国和日本,分别为6%和4%。丹麦服务业的出口领域主要为海洋运输、旅游、金融、工程、建筑、设计咨询服务等。丹麦的矿产资源匮乏,因而差不多一半的进口产品是由原材料和半成品组成。四分之一的进口产品是消费品,尤其是像小汽车这样的耐用消费品是依赖进口。机械设备和其他资产性商品占进口总额的14%,进口产品和服务分别占GDP的28%和10%。贸易顺差为GDP的6%左右。
丹麦目前实行丹麦克郎与欧元联系利率和汇率的货币政策,并以欧元为基准,维持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在2.25%上下的波动幅度。从1998年开始,丹麦克郎与欧元汇率的变化幅度一直保持在0.3%-0.4%的水平,短期汇率的变化幅度比长期汇率变化幅度略大。丹麦与欧元区国家处于同一经济周期水平,丹麦经济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有高度的趋同性,丹麦参加了欧洲货币体系第二阶段(ERMII)的协议,并积极加强与整个欧盟的经济合作,因此欧洲中央银行的现行货币政策也适用于丹麦目前的经济需要。
九十年代以来,丹历届政府均坚持适度紧缩的稳健财政政策,旨在保持经济的平衡发展、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和维持当年中央财政盈余,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见附表)。但丹麦社会的人口老龄化与其高福利制度对财政支出的压力加大,劳动就业的结构性问题较突出,近年来工资涨幅高于GDP的增长,工资与物价水平在欧盟中处于前列。
丹麦现自由保守党联合政府在继续执行上述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些重要的政策措施,主要有:精简政府机构,简化办事规则,压缩政府开支;减少对外援助;增加用于激励企业创新和教育培训的预算;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稳定总税负,调整税收、税率结构,其中,公司所得税降为30%,拟出台降低个人所得税政策;加速石油天然气公司等国有企业私有化,开放能源市场,增加竞争以利于消费者和企业;调整了部分福利政策,以激励就业;出台了政策导向更为明确的外国人工作准入规定和严格的移民法规,并加大了执法力度等。
2010年,丹麦人均GDP是多少?
今年还没有噢
呵呵当地时间2010年2月26日,丹麦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9年四季度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数据显示,2009年四季度丹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实际下降3.1%,降幅较前三季度有所收窄。分季度同比来看,一季度下降4.5%(初值下降5.5%),二季度下降7.2%(初值下降7.7%),三季度下降5.4%(初值下降5.3%),四季度下降3.1%。全年经济同比萎缩5.1%。
初步统计,2009年丹麦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16578.57亿丹麦克朗,同比名义下降4.6%;按照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3717.08亿丹麦克朗,同比实际下降5.1%。2009年丹麦名义国民总收入为17056.84亿丹麦克朗,同比名义下降3.2%;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价格),实际国民总收入为14505.21亿丹麦克朗,同比实际下降3.7%。2004年开始,丹麦国民总收入开始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2009年7月,丹麦人口总量为5519441人,以此计算,2009年丹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0367丹麦克朗,人均国民总收入为309032丹麦克朗。
按照丹麦央行发布的丹麦克朗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5.355082计算,2009年丹麦国内生产总值为3095.86亿美元,比2008年的3407.67亿美元下降9.2%。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6090美元,比2008年的65715美元下降14.6%。2009年丹麦国民总收入为3185.17亿美元,同比下降7.8%;人均国民总收入为57708美元,同比下降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