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中国汉族传统四大节日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春节:阴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主要节日活动:操办年货、制做新衣、掸尘、挂年画、贴春联、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舞狮子、扭秧歌、玩花灯等。

清明节:阴历三月间,即阳历4月5日前后,主要节日活动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主要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蒲、采药等。

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

汉族民族文化特色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二、汉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春节平常都叫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 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

三、汉族的节日有哪些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腊八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五、汉族主要传统节日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腊八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以春节最隆重。“春节”又称为过年,是中国汉族人千百年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