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孝有三是哪三个不孝?
所谓 不孝有三,是指
一、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不义之事
二、家境贫穷,父母年纪大了,自己却不去当官吃傣禄来供养父母。
三、不娶老婆,没有传宗接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 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尽到做后辈的责任为最大。舜帝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没有尽到小辈责任的表现,但是君子认为和告知了父母是差不多的因为舜帝离家在外,而且是尧帝把女儿嫁给他。孟子这段活里,并没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现代人会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曲解为没有后代就是最大的不孝呢?
不孝有三的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呢?汉代赵歧在《十三经注》中注释孟子上面这段话时说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中国崇尚孝文化,孝的核心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若无后,则孝就无从谈 起,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无后才为三不孝之大。
二、不孝有三,是指哪三件事情?
1、汉代的经学家赵歧在《十三经注疏》中对这个有详细的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亲,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2、关于这段的解释,不孝的事情有三件:一、对父母的过错不加以改正便执行,使父母陷于不义之地,这也叫愚孝。二、家庭贫困加之父母年老,却不愿当官获得俸禄来赡养老人。三、不娶妻生子,断了香火,是最不孝的。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的弟子曾参问孔子:“冒昧的问您下,子女顺从父母就可以说是孝吗?”
孔子立刻回答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的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的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样又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孟子并没有说出其他二不孝具体是指什么。后来汉代人赵岐指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种不孝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的话,陷父母于不义。
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上到天子,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同时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就不顺。
从群经之首《易经》来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顺则有不顺。孔子是非常精通《易经》的,所以当他的弟子曾参问他顺从父母就是孝顺吗?他会和吃惊连说了两个是何言与!至于什么时候该顺,什么时候又不该顺,则可以借助孔子孟子的观点。
三、不孝有三的不孝指哪三个?
【主回答】
不孝有三中的三个不孝指的是: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用白话文来解释孟子的“不孝有三”是哪三件事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延展回答】
出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据《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四、不孝有三是哪三件事?
; 01
不孝有三中第一件不孝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第二不孝则是指家境贫穷,父母双亲都已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不孝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父母有错也不指出来劝说,陷入父母于不义之中。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话。即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
第一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古时不取娶妻,不生子是最大的不孝,位于不孝之首。相传舜帝的父母不贤,让到了适年结婚的舜帝一直单身,后来舜帝自己私下取妻,在结婚时并没有告知父母。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评价舜不告而娶,只是为无后也。
不孝有三中的第二条,按现代话来说要孝养父母、爱护家人,自己去工作赚钱,不要做啃老族,要能经济独立,能赡养老人,还要爱护家人。对于不工作,只依靠父母的那种人,不能让父母老有所依的人就是不孝。
不孝有三中的第三条,意思很清楚,父母有时也会犯错,对待父母的错误要指出来,不能愚孝,愚孝陷家人于不义,也是不孝的行为。孝要以身作则,要付诸于行动,不能光用嘴去说,要理解父母、能多陪家人,用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