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的诗有哪些?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版教材经作者同意后改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教材改版改回原题目)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课。

“臧克家”的诗有哪些?

1、《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2、《难民》

日头堕到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静静的,孤寂的,

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满染征尘的古怪的服装,

告诉了他们的来历,

一张一张兜着阴影的脸皮,

说尽了他们的情况。

螺丝的炊烟牵动着一串亲热的眼光,

在这群人心上抽出了一个不忍的想象:

“这时,黄昏正徘徊在古树梢头,

从无烟火的屋顶慢慢地涨大到无边,

接着,阴森的凄凉吞了可怜的故乡。”

铁力的疲倦,

连人和想象一齐推入了朦胧,

但是,

更猛烈的饥饿立刻又把他们牵回了异乡。

像一个天神从梦里落到这群人身旁,

一只灰色的影子,手里亮着一支长枪。

一个小声,在他们耳中开出天大的响:

“年头不对,不敢留生人在镇上。”

“唉!人到那里,灾荒到哪里!”

一阵叹息,黄昏更加了苍茫。

一步一步,这群人走下了大街,

走开了这异乡,

小孩子的哭声乱了大人的心肠,

铁门的响声截断了最后一人的脚步,

这时,黑夜爬过了古镇的围墙。

3、《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4、《烙印》

生怕回头向过去望

我狡猾的说“人生是个谎”,

痛苦在我的心上打个印烙,

刻刻提醒我这是在生活

我不住抚摸这烙印,

忽然红光上灼起了毒火

火花里迸出一串歌声,

件件唱着生命的不幸。

我从不把苦难向人诉说,

我知道那是一个罪过

混沌的活着什么也不觉,

既然是谜,就不该把底点破。

我嚼着苦汁营生,

像一条吃巴豆的虫,

把个心提在半空

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5、洋车夫

一片风啸湍激在林梢,

雨从他鼻尖上大起来了,

车上一盏可怜的小灯,

照不破四周的黑影。

他的心是个古怪的谜,

这样的风雨全不在意,

呆着像一只水淋鸡,

夜深了,还等什么呢?

臧克家诗选集代表作有哪些?

《老马》、《有的人》、《罪恶的黑手》、《难民》、《诗与生活》等。

《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老马》体现了臧克家前期诗集《烙印》的特色,也代表了诗人总的创作倾向这首诗意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含蓄凝炼。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罪恶的黑手》是现代诗人臧克家于1933年创作的一首诗,是臧克家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帝国主义在华兴建教堂一事,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者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精神侵略的丑行。表达了诗的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憎恨。同时诗人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创造力,表达了对劳苦大众深深的同情和热爱,坚信最后的胜利属于人民。

《有的人》赏析:

这首诗手法非常简单,语言明快直接,观点立场鲜明、毫不含糊,其中所表达的观点也是一针见血,使人能够直接领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诗人从开篇到结尾,反复使用简明的对比手法来写两种人,这两种人相互对照和映衬,因此而使其中伟大的更伟大,卑劣的更卑劣。

这样的对比不是从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多角度展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首先指出这样一种现象,然后从这个现象出发,再一一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从这两种人的灵魂、动机、行动、后果上来探究其原因。

臧克家的诗有哪些 臧克家个人简介

1、臧克家主要作品:《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2、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城人,现代诗人。山东大学知名校友,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