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是什么意思?

地级市是指:在行政区划上,由省级行政区直接管辖且与地区同级的城市

地级市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既设市辖区,又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此类地级市占绝大多数。

2、只设市辖区,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如乌海市、南京市、厦门市、莱芜市、武汉市、鄂州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海口市、三亚市、克拉玛依市。

3、既不设市辖区,又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这些地级市下面直接辖乡级行政区,俗称“直筒子市”;如东莞市、中山市、三沙市、儋州市、嘉峪关市。

扩展资料:

设立标准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级市

地级市是什么意思

地级市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城市,县级市其实还是县,但在人口、经济等综合方面指标比县高。地级市和村都不是国家行政区划中的一个级别,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镇三部分!而城市又分为省级城市,如北京上海。副省级城市,如一些省会城市。地级市、副地级市和县级市等等。

例如辽宁的沈阳市就是地级市,沈阳市管辖的新民市就是县级市。河北省的保定市是地级市,保定市管辖的定州市就是县级市。

扩展资料: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中国大陆自198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县级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1983年起,县级市作为行政区划术语正式确立下来。

参考资料:地级市-百度百科 县级市-百度百科

地级市什么意思?

意思如下:

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级别的市,地级市由地区行政公署演变而来,起源于八十年代的“地改市”与“地市合并”改革。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是它们的管辖单位不同,地级市归省管,县级市归地级市管,所以地级市的行政级别高一些。

简介:

市(拼音:sh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指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即市场,引申特指市司、管理市场的官吏,进而引申指人口密集、工商业及文化发达的城镇。又可做动词,指前往市场去做买卖,引申泛指做交易,引申可单指买或卖,又引申指求取。

所在地市是什么意思?

地级市是指:在行政区划上,由省级行政区直接管辖且与地区同级的城市。

地级市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既设市辖区,又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此类地级市占绝大多数。

2、只设市辖区,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如乌海市、南京市、厦门市、莱芜市、武汉市、鄂州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海口市、三亚市、克拉玛依市。

3、既不设市辖区,又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这些地级市下面直接辖乡级行政区,俗称“直筒子市”;如东莞市、中山市、三沙市、儋州市、嘉峪关市。

相关介绍:

市辖区,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由地级市、直辖市管辖。

市辖区与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显著的特点就是为城市主体(即市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居民以城镇人口为主,城市化一般处于较高水平,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并且第三产业占比一般较高;社会、文化、金融、贸易等相对比较繁荣。

我国发达地区的市辖区管辖的区域以街道为主,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市辖区管辖的区域以镇、乡为主。

中国共计977个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