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条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也就是说要将某个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中的反应,这个反应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释放能量的反应,因为只有反应过程释放能量,才可能将释放的能量变为电能;二、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的转移,才可能设计成有电子定向移动的电池。

所以一般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电池反应,如较活泼金属与酸、燃烧反应等。

二、化学能是怎样转化为电能的

在电池中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电子转移,将转移的电子沿一定路线就是电流了。所以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必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三、化学能怎样转化为电能

以最简单的铜锌原电池为例:

正极:铜棒插在硫酸铜溶液中(形成了Cu2+/Cu氧化还原电对),

负极:锌棒插在硫酸锌溶液中,(形成了Zn2+/Zn氧化还原电对)

两个溶液之间用盐桥(氯化钾饱和溶液)连接,铜棒和锌棒之间用导线连接,这样就构成了原电池.

那么电子就会从负极流向正极,你要问的就是为什么电子要定向流动.不知道你学过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没有,这个值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到的,由于单质锌和锌离子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比单质铜和铜离子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小是个负值(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0),而铜电极是个正值,所以当用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起来时,由于两个电极之间电势差的存在,电子会从负极流向负极,而电流的方向是正极流向负极,与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反,就像我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就是由于高地势与低地势之间存在高度差(地势差),是个自发的过程.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还可以知道金属的活泼性,电极电势越小那么金属单质的活泼性越强,我们在化学课上学过,金属有个活动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这个表就是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值来排列出来的,我们从这个表中可知在氢前的金属单质可以将氢从溶液当中置换出来,刚才说过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0,所以在氢之前的金属与其阳离子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是小于0的,而在氢之后的金属其标准电极电势是大于0的.

四、如何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有很多种方式: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验注意事项)

1)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最高效的方式是电池,将反应物的化学能,通过阳极的氧化反应和阴极的还原反应,通过电子传递的方式,直接形成电池。

2)通过燃烧,释放出的化学能,通过燃气轮机或者蒸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是目前最主要的火力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五、电池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

电池可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其中一次电池也叫不可充电池,它在电池内进行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次电池放电导致电池发生永久、不可逆的改变。

二次电池又叫可充电电池,它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当电量耗尽时,可以由充电器进行充电,再次进行化学反应。现在人们常用的电子产品中,大多数的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扩展资料

1、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出道早,1859年诞生,距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升级进化。现在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电池,因为出道早,价格又便宜,铅酸电池一直横据着行业的大半江山,价格优势永远是绝对性的优势,最常出现在电动车等交通工具中。

2、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在1991年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锂离子电池体积小,储存能量多,寿命还长,这样的新起之秀一下子就占据了剩下的江山。直逼铅酸电池的地位,90年代,刚好赶上互联网的普及,电脑,手机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出现,让锂电池顺势拿下了这一片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