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润正月份有哪几年呢?

上一次出现是1640年,再往前是北宋1048年,自公元2000年至公元8000年,出现闰正月的年份分别是2262、2357、2520、2539、2634、4103、4828、4923、5868、6088。6183、6240、6278、6460、6555、6612、6650、6832。

相关介绍:

闰正月(闰一月),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的第一个自然单位“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带来了第二个计时单位“年”,月亮绕地球的运动为我们建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

我们知道,一个太阳回归年等于365.2422平太阳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朔望月)等于29.5306平太阳日。显然,年和月的长度并不正好 是日的整数倍,这就给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问题带来了一些麻烦。

如何利用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来计算时间的方法称为历法,其中包括一年的日数,一年中不同月份 的日数如何确定,以及置闰的规律等内容。

在历法中,年和月的长度是日长的整数倍,它们不再是时间的自然单位,分别称为历年和历月。

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所定出来的历法。阳历的每一历年都接近于回归年。在一长时间内,历年的平均长度应尽可能与回归年相等。 在这一前提下,每年划分为12个历月,它们没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因此,在阳历中,便采用与回归年最相近的整日数来计算年的长度,一年365日。

二、什么时间闰正月

出现闰正月的年份分别是: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4103年、4828年、4923年、5868年、6088年、6183年、6240年、6278年、6460年、6555年、6612年、6650年、6832年、6984年、7022年、7041年、7166年、7242年、7424年、7519年、7538年、7614年、7633年、7796年、7891年、7910年、7986年。(平均近200年一个)。

哪一年闰正月(哪一年闰正月初一)

出现闰腊月的年份分别是:1574年,3358年。

扩展资料:

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现在采用19年置7闰,无中气月置闰,因此就是该闰时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三、什么时候闰正月

闰正月多少年出现一次不固定,自公元2000年至公元6000年,出现闰正月的年份只有9个,其中间隔最长的一次达到了1469年,最短的一次则只有19年。

自公元2000年至公元6000年,出现闰正月的年份分别是: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4103年、4828年、4923年、5868年。

闰正月是罕见的闰月,从18世纪开始一直到22世纪都没有出现过任何闰正月,此后的25世纪,28-41世纪也没有闰正月。闰正月的年份一定是春节最早的年份,因为闰正月的前一年春节日期一般在2月1日或2日。闰正月是从一年中的“雨水”前后到“春分”前后结束。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没有固定算法,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哪一个月做闰月,则依廿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秋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正好是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用闰七月来作调整误差。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综上所述,哪个月没有中气就闰哪个月,所以具体要闰哪个月并没有固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