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思不得其解!塞尔维亚为什么爱中国?
要说“塞尔维亚爱中国”,倒不如说目前塞尔维亚跟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有着共同的目标。不过,美西方社会对于塞尔维亚对中国的好感很强烈的确是百思不得其解。在塞尔维亚的媒体介绍中,中国成为最受塞尔维亚民众欢迎的国家之一,这令美西方社会比较苦恼。
塞尔维亚民间跟我国的民间,是存在着一份超越人种、跨越山河的友谊。
先是在我国的建国初期,我国跟塞尔维亚就有着深厚的友谊。到最近疫情爆发的时候,在欧盟选择忽视塞尔维亚这个小国的时候,在塞尔维亚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已经不堪重负的时候,我国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控制疫情,但是我们念在两国之间一直以来的良好友谊,毅然派出了我们的抗疫专家、医护人员、医疗物资,对塞尔维亚进行援助。现在,在欧盟的新冠疫苗分配计划之中,塞尔维亚并没有分到多少疫苗,在这个时候,又是我国伸出援助之手。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就已经分批次,陆陆续续到达塞尔维亚,使得塞尔维亚是欧洲国家接种率仅次于英国的国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表明了他自己对于我国疫苗的充分信任。
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美西方社会想不透我们两国之间的深厚特殊的友谊,因为我们跟外国的交往都是凭借着真诚、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去的,跟美西方某些国家就知道采取强权与霸凌是截然不同的。相信只要是塞尔维亚继续与我国真诚合作,中国作为塞尔维亚的朋友和伙伴的形象就不会改变。
二、怎么看待塞尔维亚人对中国人友好这个“定论”?什么行为算友好?
和平稳定,互不干扰是友好。中国与塞尔维亚这么铁,这一切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那时候,他的名字还叫做“南斯拉夫”。
1955年,南斯拉夫与中国建交;1961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组织“不结盟运动”,期间制定了“帮助新中国在联合国争取席位”的方针1991年,南斯拉夫国家解体,科索沃作为解体后塞尔维亚的一个省份开始闹独立1998年。
联合国就科索沃问题进行投票,中国弃权。中国坚持“科索沃是国家内政,应自行解决”1999年,科索沃战争,美国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致使3名记者死亡,十多人受伤。
被袭事件10周年时,塞尔维亚在旧址门口用中文和塞尔维亚文写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科索沃自行宣布独立,塞尔维亚拒绝承认。
三、塞维亚欢迎中国人吗?
中国游客对塞尔维亚这个国家全是好评,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中国真正最好的朋友就是塞尔维亚。对中国普通护照无条件免签的唯一欧洲国家。2015年,塞尔维亚就被孤独星球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合适旅游的国家之一。欧洲国家里面很少有对中国游客免签的国家,即便是有,那条件也是一大堆的,对中国真正免签的只有塞尔维亚。
四、塞尔维亚怎么看待中国
能互免签证,就是最大的政治友好了吧。跟我朝互免签证的国家只有十个左右,塞尔维亚是欧洲第一个可以无障碍直接免签入境的国家(圣马力诺需从意大利入境,故不作数)。
目前与中国互免签证的国家:
圣马力诺(需先入境意大利)、塞舌尔、毛里求斯、巴哈马、格林纳达、斐济、厄瓜多尔、汤加(东加)、塞尔维亚、巴巴多斯、阿联酋、波黑。
塞尔维亚在很多方面仰仗学习我们国家。贝尔格莱德那几座出名的大桥也是我们国家造的。很多塞尔维亚人用华为和小米手机。
不过,那些在塞尔维亚完全没感受到歧视的中国同胞,估计都是心大,外加时间呆得不够长。
为何一些海外中国人喜欢说自己没有像其他中国人那样受到种族歧视?是不是没被白人歧视可以增加自己威信?
东欧人不像西欧人天生有优越感,“巴尔干火药桶”本身就政治经济不稳定,稍微上点年纪的塞尔维亚人都亲历过轰炸和南斯拉夫解体,尊荣尽失,安全感全无,穷困潦倒,又懒惰散漫,没事做就喜欢抽烟喝酒泡吧嗑药聊别人家的八卦,语言风格尖酸刻薄,国家人口外流严重,有明显的拜金主义倾向。他们对外国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认知,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这个国家有没有实力,这个人有没有钱。大部分人,其实也还好,不少民众对我们国家挺有兴趣了解。问题是他们小国寡民眼界有限,肯定有一部分人以为中国是穷乡僻壤,进而偷偷给你白眼。
我在塞尔维亚航空的班机上就已经感觉到了。我是机上唯一一个中国人,下飞机的时候很礼貌地跟空姐说再见,对方故意扭头不看我。
只要你肯花钱,他们必定是有友好的。请塞尔维亚人吃饭,给他们送礼物,都被视作理所应当,反正他们穷,花别人的钱不心疼,眼里没有人情往来,只有“国际人道主义福利”,能坑多少算多少。深交不得。
最糟糕的是跟我们国家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打交道的经历。在我们的大使馆工作的塞尔维亚人尚且如比,还能指望他们有多友好?
2017年6月至8月,本人只身在塞尔维亚旅游。8月13日晚,独自在诺维萨德大学校园散步时,遭到流浪狗围攻咬伤,肉体精神双重创伤。因只身一人无亲无故,想起曾经见诸报端,我朝政府及大使馆多么多么呵护本国人民,急旅者之所急,决定尝试致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寻求帮助。
由于大使馆一周仅办公三天,苦苦等到8月15日,在使馆工作时间,尝试拨打使馆电话数次,均无人接听。后来,一女性工作人员(塞尔维亚人)接起电话,态度异常冷漠,才说了两句话,对方就不声不响,把电话听筒搁一边置之不理,既不挂断电话,也不做任何回应,任由我像傻子一样在电话那头唱独角戏。对方一直不说话,也搞不明白是几个意思,只能挂断再拨。这一次,工作人员接起电话后,显得极度不耐烦,质问我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反复打电话。
我说:“现在是使馆工作时间,你们既然公布了电话,不就是供人咨询的吗?你要是不方便接电话,我可以晚点再打来,免得浪费大家时间。” 她说不必。于是,我就开始叙述经历,问被流浪狗咬伤以后该怎么办。没想到得到的竟是冷嘲热讽,诸如——“你以为大使馆是什么地方?什么事都管?” “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总之,就是叫我自求多福,爱咋咋地。至于我伤情如何,对方压根儿不闻不问,只想赶紧打发走人。
被咬伤后本来就已身心俱疲,这一波更是雪上加霜寒彻心扉。真心不明白,为什么身为中国公民,在自己国家的大使馆连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雇佣这样的工作人员,也不怕影响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