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春秋是什么三部曲?
《家》《春》《秋》是激流三部曲开明书店分别于1933年、1938年和1940年出版。后多次再版。是巴金的代表作。小说以写1920年至1924年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和分来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
揭示了半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必然的衰落命运,以极大热情讴歌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和与这种家庭的决裂,其中《家》的成就和影响最大。
人物刻画
小说通过描写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专制、虚伪、倾轧、堕落、丑恶内幕和分崩离析的过程,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腐朽,强烈控诉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的迫害,赞美了“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初步觉醒和自发抗争,塑造了觉慧、觉民、琴等具有叛逆性格的青年形象,特别是以觉慧为代表。这个人物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和希望。
另一个代表人物,封建大家庭的长房长孙觉新则逆来顺受,在家庭中处于复杂困难的处境,反映了虽受民主思想的影响又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青年内心尖锐的矛盾。作者以极大的同情揭示了觉新的深刻的悲剧性,希望唤醒他们走上革命之路。
觉新这个人物写得丰富深刻,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典型形象。小说中还有三个青年女子,梅、瑞珏和鸣凤,她们都具有美好的内心与外貌,却被封建礼教所吞噬。同时也刻画了高老太爷、冯乐山等封建卫道者的顽固、腐朽和伪善。
二、《家春秋》是什么三部曲?
《家》、《春》、《秋》是激流三部曲。
《家》,是作者的代表作,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家》中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其中高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高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她们的不幸都与高老太爷直接间接地相联系着。
《春》主要情节是,高克明要把女儿淑英嫁给轻浮浪荡的陈公子,周伯涛要把女儿蕙嫁给品行恶劣的郑某。尽管她们都对自己的婚事不满,但生性懦弱的蕙逆来顺受,对她充满同情爱慕的觉新又不敢帮她摆脱困境,她只得按照父命出嫁,最后含恨死去。
蕙的死教育了高家的年轻人,在觉民、琴等人的鼓舞帮助下,淑英终于逃到上海,重获新生,迎来了自己生命中自由、美好、绚丽的春天。
《秋》的从封建家族后继人的堕落上以及从封建观念受毒最深的懦弱者的反抗上,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高家的最后衰败。主要情节是:经过一系列事变之后,克明和觉新虽然还想维持高家的门面,但它已经到了千疮百孔、无法挽救的地步。
克明的儿子不争气,克安、克定公开纳妾宿娼,克定的女儿淑贞不堪父母逼迫而自杀。克明死后,克安、克定闹着分家,最后将高公馆卖掉,各家搬出另觅住处,高家彻底崩溃。
评价
《激流三部曲》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激动着许多中国的和外国的青年的心。
凝聚着巴金的经历和感情的《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作根据塑造的那些艺术典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生活画面。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