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是鱼吗 为什么

娃娃鱼不是鱼,而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的一种两栖类动物,用肺呼吸。娃娃鱼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娃娃鱼学名为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上有山椒的味道。

娃娃鱼

娃娃鱼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1.5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像蜥蜴。

娃娃鱼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一般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下。

中国娃娃鱼原产地主要集中在张家界、江永、湘西、房县、神农架、安康、汉中、商洛、遵义、宜宾、文兴等地。

娃娃鱼为什么不是鱼?

因为娃娃鱼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和鱼不是一种。

体大而平,总长582-834mm,头体长310-585mm。头部大、平、宽,头部长度略大于头部宽度;雄性蝾螈肛部隆起呈椭圆形,肛孔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蝾螈肛门部分无突起,肛门孔小,周围向内凹,孔内壁光滑,无乳白色颗粒。

成年蝾螈通常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洞穴和洞穴中。它们在河口上下的洞穴中更为常见。食性广泛,主要以蟹、蛙、鱼、虾、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等地。

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大鲵的视力不好,主要是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它们还可以通过皮肤上的疣来感知水中的震动,然后在水中捕捉鱼、虾和昆虫。大鲵在其生态系统中占据食物链的首位,是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鲵在不同水域,食物来源略有不同,它们吃的水很多,主要是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和小型节肢动物等,此外,在大鲵的胃中还发现了少量的植物成分。生活在长江流域大鲵栖息地的有白海龟、宽唇鱼、马口鱼等鱼类,为大鲵提供了广泛的捕食对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娃娃鱼

娃娃鱼为什么叫娃娃鱼?

“娃娃鱼”虽然称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它的身体呈棕褐色,皮肤滑润无鳞,长着四只不大的脚;头扁圆而宽,口很大,有许多细齿排列在上下颚上;眼睛很小,位于头部背方;还有一条左右侧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点像墙上爬着的壁虎,只是身体要大得多,一般身长1米左右,重5〜6千克,最长的可达1.8米以上,是世界上现存的有尾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大鲵的分布较广,在我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北部)、四川、河北、陕西和山西等省(自治区)都可以找到。它主要生活在山区水流清澈湍急、水温较低的溪流中,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夏末产卵,每次产500粒左右,2〜4星期以后就能孵化成幼体。它的食物包括鱼、虾、蛙、蝌蚪和蚯蚓等,常在夜间活动,利用尾巴和躯干的不停摆动进行游泳。游泳的时候,四条腿紧贴在身体两侧,以减轻前进的阻力;在水底活动时,腹部贴在地面上,以后腿推动身体前行,前腿用于变换行动的方向。

娃娃鱼是鱼吗为什么(娃娃鱼为啥)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天津、上海、钱塘江、厦门和广州等地也曾发现过大鲵,但有人分析认为可能是由内地运输时逃逸出来的。1961年和1962年上半年,在北京也曾陆续捕到过这种动物,第一次捕到的是不到2千克重的幼体,第二次捕到的是一条1米长、6千克多重的成体,经过解剖,发现生殖腺已经开始有些膨大。捕鱼人说,在捕到的当时,拉网感到很吃力,两个人拉网上岸以后,这条黑油油的“大怪物”在网内不断地挣扎,它的叫声好像婴儿轻声的啼哭一般。这一发现说明,大鲵不仅栖息在山溪中,也可以在北京地区的河流中生活和繁殖,这就扩大了它的分布范围。

娃娃鱼是不是鱼类

娃娃鱼不是鱼,属于两栖动物,大鲵,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成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食性很广,主要以蟹、蛙、鱼、虾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

娃娃鱼是鱼吗?

不是

鱼要具备三个条件:有腮、有鳍、终生生活在水中。可是娃娃鱼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它不是鱼而是两栖动物类。

娃娃鱼不是鱼,属于两栖动物,大鲵,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

生境:栖息于海拔200-1500m的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石缝裂隙和岩石孔洞甚多的溪河中。

捕食与食性:觅食不是主动出击,张开大口,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分类: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分布:在云南的滇东北和滇东南的山溪中有发现,中国17个省区均有分布。

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身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而扁,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稍有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已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是鱼类吗?为什么?

不是鱼类。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生活在清澈溪流或河流里的大型两栖动物。因叫声似婴儿啼哭,故称“娃娃鱼”。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学名为Andriasdavidianus.属于两栖类动物。

大鲵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主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往往被人误认为一般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