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网络新名词?
网络新名词是指: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流行在网络上或自网络上开始流行的新词语。
1.兴起原因:
网络热词是当今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
2.发展趋势:
网络作为新型媒体,大有赶超纸媒和视媒的趋势。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的交互,传播速度的确惊人,网络2009年十大流行语之汇亦是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
继08年冒出“山寨”、“打酱油”、“俯卧撑”、“范跑跑”、“很黄很暴力”、“雷人”等不健康词流行词语后,在2009年,新的更有影响力的语汇横空出世。
二、网络新词新语为什么流行
新词新语体现网络文化对日常词语的冲击,任何一个新词语的出现均伴随一些网络现象或事件,对于关注网络的人们来说,此类词语可能不算“新”因为每天上网留言均用此类词语,但是对不是经常上网的人来说简直就无法理解。另外,因经济日益增长,人们各方面需求增多,新词语每天都产生一大堆,所谓来得快去得快,像快餐文化。
三、网络新词的来源
通常来源于影视网络热门用语,在更多的是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因而产生了一些被大家都接受的说法。由于每年年末都会进行网络新词的评选,再加上媒体等的聚焦,使得网络新语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并日益融入人们生活中。这种网络用语,通常分为几个大类:谐音型,拼音缩写型,象形动作型,英文缩写型,数字型,行业专用型。
四、网络新词 产生原因
被”现象2009年在网络上暴出的雷人的词汇,其中含有的是更多的无奈和对现实的调侃。此时的“被”字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词语的含义,饱含着对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的近似于“无奈”的情感!例如:“被就业”、大学“被”上了、“被”房子买了等等!此时的“被”字的词性也发生了变化,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副词等。(1)被代表:“近九成网友赞同抵制家乐福”、“九成网友大骂韩寒脑残”……屡屡出现的“九成网友”是一群身份神秘的人,他们有时候又叫“近九成网友”,或者“超九成网友”,他们的规模很难确定,500人不算少,5万人不算多,他们的爱好是到处发表看法,而且经常自相矛盾。(2)被捐款:汶川地震后,一些单位或组织强迫个人捐款,以至出现个人重复“捐款”。北大哲学系教授王海明赞同震后每个人都必须被强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当成善行,没有理解成责任和义务。”“在非常时刻,为国家做贡献更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善行,不捐献是不履行责任和义务。”(3)被失踪:2008年12月,《网络报》记者关键在山西采访时神秘失踪,家人报警求助,山西警方立案调查,初步认定为“失踪”,并声称“人命关天,我们会全力查明真相”。14天后,家人却接到河北警方电话,被告知关键涉嫌受贿被刑拘。随后,山西警方表示他们事前就已经知道情况。(4)被自愿:据2009年5月《新京报》,重庆市铜梁县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读小学要交9000元“教师节慰问金”。学生家长反映至县教委后,被告知“要退钱就必须退人”。铜梁县教育局局长接受采访时称,此费系家长“自愿”缴纳。(5)被自杀:2008年3月,曾多次进京举报原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的举报人李国福,在监狱医院内死亡。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属于自缢身亡,但其家属不认可李自杀的结论,认为死亡原因蹊跷。2009年6月,张治安以涉嫌报复陷害罪、受贿罪被提起公诉。(6)被死亡2010年2月18日,河南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带走。3天后其亲属被告知,王亚辉已在看守所内死亡。亲属查看尸体后发现,他身上有多处伤痕。对此,当地警方解释,犯罪嫌疑人是在提审时喝开水突然发病死亡的。看守所越来越让人恐惧,也越来越有“创造力”了,各地看守所在不断“创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死法,除了最普遍的“因心脏病死亡”,“躲猫猫”可以死亡,“洗澡”可以死亡,“做噩梦”可以死亡,现在,连喝杯开水都成了一种致命的危险行为。种种迹象表明,在鲁山县看守所发生的“喝开水死亡”也很像一种“被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