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是什么意思?
冗余,指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Redundant,自动备援,即当某一设备发生损坏时,它可以自动作为后备式设备替代该设备。
系统配置是指保证MP4播放器和计算机可以正常连接使用所需要的最低系统要求,分软件和硬件两方面。
软件方面就是指MP4的驱动程序是否能和市场上的各类操作系统良好兼容运行,如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MACOS、LINUX等操作系统等。硬件方面是指计算机硬件确保驱动程序可以正常运行。计算机硬件包括CPU、内存和硬盘驱动器等。
电脑在启动时会自动寻找config.sys这个文件,如果没有它,电脑就按默认的方式运行,但这种默认的方式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最适合电脑使用的,所以我们应对电脑进行设置,比如设置对扩展内存的使用,加载光驱驱动程序等。
如果您的电脑出现Windows使用不了、游戏报告内存不够、光驱找不到、无法连接网络等等错误,合理修改config.sys也许能解决一半以上的问题。
config.sys是文本文件,可以用任何编辑器编辑修改。如果你增添、更改或删除config.sys文件中的任一配置命令,则这种改变只在下一次启动DOS时才有效。
什么是冗余系统
冗余系统即为了保险起见,采取两套同样配置的硬件、软件,目的是在其中一套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套系统能立即启动,代替工作,好比演员的替身,两套完整好用的系统也许单独运行的故障率很高,但采取冗余措施后,在不改变内部设计的情况下,这套系统的稳定性立即可以大幅度提高!假如单独系统的故障率为50%,而冗余系统马上可以将故障率降低到25%。而这并不需要更多的科研投入!
什么是PLC冗余系统
PLC冗余可以分为:软件冗余和硬件冗余。硬件冗余对硬件型号有所要求,连接方式也不同,但对软件并无特殊要求。 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大量选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控制器,随着技术的发展又组建冗余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冗余的分类方式很多,而采用PLC冗余方式的有两种,即软冗余和硬亢余。
硬冗余系统的冗余结构确保了任何时候的系统可靠性,例如所有的重要部件都是冗余配置。这包括了冗余的CPU、供电模件和用于冗余CPU通信的同步模块。根据特定的自动化控制过程需要,还可以配置冗余客户服务器、冗余通讯介质、冗余接口模件IM153-2等。
冗余系统的优点在于:
一、以现有的系统为依托,不需要任何时间或科研投入,可以立即实现;
二、配置、安装、使用简单,无需额外的培训、设计等;
三、使用冗余系统,理论上来讲,系统的故障率可以接近为零。
冗余系统的缺点在于:
一、使用冗余系统就代表该系统臃肿,不简洁;
二:投入成本巨大,需要购买额外的系统,以及增加该系统后的后期维护成本等;
三、完全独立的系统并不存在,所以冗余系统最大的缺点在于,相互独立的配置之间会互相影响(尤其是依靠人的冗余系统),可靠性相对理论计算会大幅度下降。
扩展资料:
冗余系统因为前期投入巨大,后期的维护成本高,所以只有在高风险(包括金融风险、行政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危及生命安全的风险)行业应用比较广泛,如:金融领域、核安全领域、航空领域、煤矿等领域。
银行中的数据非常重要,即使服务器小概率的故障,也会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的稳定。
所以,每一个银行的数据至少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不同地点的服务器中(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冗余系统),需要明白的是这个跟备份不一样,备份可以是先存储,再备份,而银行系统的冗余系统是同时更改,以保证在任意时间,任意一个服务器的故障,都不会引起数据失真。
生活中,也有比较常见的冗余系统,如运货的重卡,在卡车载重的后轮胎上,任意一个轴承上的一边至少有两个轮胎,其实仅需要一个轮胎,重卡就可以正常运行,另外一个轮胎就是冗余系统了。
冗余系统不一定非要是软件类的系统或机械类的设备,也可以是人(广义上来说人也是系统的一部分),但用人来当冗余系统的话,可靠性会更低,因为人的判断更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冗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