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标准是指24小时降水强度超过多少

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强度超过250毫米以上的降水。

“暴雨”是降水强度很大的雨,雨势倾盆。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另外,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的降水量大于多少毫米

1.暴雨:12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250毫米。一定时间内的平均降雨量。

2.可以用单位时间的降雨深度(mm/min)或单位面积的降雨量(L/(s·ha))来表示。它是描述暴雨的一个重要指标。强度越大,雨越猛烈。计算某一持续时间对应的最大平均雨强特别有意义。显然,持续时间越短,降雨强度越大。

中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分别是多少?

中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0~24.9毫米之间,或小时内降雨量小于2.6~8.0毫米之间。

大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之间,或小时内降雨量小于8.1~15.9毫米之间。

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50.0~99.9毫米之间,或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6.0毫米。

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0.0~199.9毫米之间,达到或超过200.0毫米。

暴雨的形成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

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暴雨常常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形成积雨云的条件是大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雨

大雨的主要标准是24小时降水总量在多少

大雨:24小时内降水量25.49.9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大于多少毫米(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大于多少毫米?)

知识链接:

小雨:12小时内降水量为0.1 - 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0.1 - 9.9mm降雨.

中雨:12小时内降水量5.1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4.9mm的降雨过程.

大雨:12小时内降水量15.2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49.9mm的降雨过程.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6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99.9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13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49.9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140.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250.0mm的降雨过程.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4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量超过多少毫米 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量250毫米

1、超过250毫米。

2、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