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酵母菌的检测方法
(1) 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室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2) 将酵母菌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滴入一小滴(不宜过多),使菌液沿两玻片间自行渗入计数室,勿使产生气泡,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液。也可以将菌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室上,然后加盖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
(3) 静置约5分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
(4) 计数时用16中格的计数板,要按对角线方位,取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中格(即100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是25中格计数板。除数上述四格外,还需数中央1中格的酵母菌数(即80小格)。由于菌体在计数室中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才能看到,因而观察时必须不断调节微调螺旋,方能数到全部菌体,防止遗漏。如菌体位于中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5) 凡酵母菌的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每个样品重复分数2-3次(每次数值不应招差过大,否则应重新操作),取其平均值,按下述公式计算出每毫升菌液所含酵母菌细胞数。 每毫升菌液含菌数=每小格酵母细胞数×4000×1000×稀释倍数 。
(6) 血球计数板用后,在水龙头上用水柱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洗净后自行晾干或吹风机吹干。
二、高中生物:酵母菌的计数方法究竟是血球计数板法还是抽样检测法。
抽样检测法是调查方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观察法)是计数方法 望采纳
三、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什么方法
第一:你可以用显微镜观察,血球计数法
方法操作:
一、2mm×2mm方格的计数
2mm×2mm表示计数室的边长,即一个大方格的边长。由于计数室厚度为0.1mm,所以计数区的总体积为0.4mm3。
计数室通常也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1.16×25型的计数公式为:
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100 ×100×10000×稀释倍数
2.25×16型的计数公式为:
酵母细胞个数/1mL =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100×10000×稀释倍数
二、1mm×1mm方格的计数
1.16×25型的计数公式:
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100 ×400×10000×稀释倍数
2.25×16型的计数公式:
酵母细胞个数/1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400×10000×稀释倍数
第二:选择的稀释度,做平板计数
选择适宜的稀释度,吸取1mL加入平板,注入孟加拉红培养基,29摄氏度培养5-7天,计数。
酵母总数/mL=平板数X稀释倍数
四、[高中生物]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采用什么计数方法?("取样稀释法"是什么?)
你好!
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如果后期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过多,可以对培养液进行稀释,计数完毕后乘上稀释倍数即可!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五、统计酵母菌数目的方法
抽样检测法的实验过程: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
注意问题:①该实验需要重复但不需对照--自身前后已形成;②浓度过大需做稀释处理,但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倍数;③吸取前需振荡摇匀;④计数板使用:先盖盖玻片→吸培养液→滴盖玻片边缘→自行渗入→吸去多余培养液→片刻后待沉降到室的底部→观察计数;⑤压线计数规则:计数左、上两线及夹角处,同样方法.
A、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一般用抽样检测法或称为显微计数法,A正确;
B、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无需设置对照组,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B错误;
C、为了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和计数准确,取样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C正确;
D、因酵母菌和培养液的折光率比较低,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不能太亮,D正确.
六、如何对酵母菌计数
用血球计数法,高中必修3上有。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抽取样方,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己渗入,多余吸走,带沉淀用显微镜计数,不用全数,数几个格再算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