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拯救苏联的间谍之王理查德·佐尔格是如何暴露被杀的?
由于一个小小的打火机事件,一个藏机密的打火机意外被女朋友拿去了,正好被怀疑的人搜查到,于是被意外暴露
当时佐尔格经常在一家酒吧玩,,他和酒吧的一位侍叫石井花子的女子熟识了起来,一天,当花子一个人待在佐尔格的房间里时,想抽支烟,找打火机,在佐尔格办公桌上的一个抽屉,她发现一个极为漂亮的打火机,她点燃了香烟,因为很喜欢就顺藏进了自己的口袋,事后,也没有向佐尔承认。
其实酒吧这片已经被日本警察组织特高课的特工们监视了很久,因为他们发现这附近经常出现发报机信号,佐尔格成了重点怀疑对象,但由于佐尔格的特殊身份,不方便直接搜查本人,于是决定从佐尔格的女友花子身上碰碰运气找出口。
这时花子正好从佐尔格的房间拿到那只打火机,放在身上怕丢了,由于是把它珍藏在房间中,所以警察们搜索她房间时,搜查花子的房间警察并没有什么收获,那只打火机被发现了,敏感的警察们知道这不是一个寻常的东西,于是让反间谍专家拆开确认后,这原来是一架微型照相机,所以佐尔格被特高课确信是一名间谍无疑,于是马上逮捕了他,又根据他平时和别人来往的情况,将整个“拉姆扎”小组一网打尽了。
这就是小小的打火机事件,却害了佐尔格一生,只能说他运气太差。1944年9月,佐尔格被日本法庭判处死刑。1944年11月7日,东京监狱对佐尔格执行了绞刑,终年四十九岁。
二、红色间谍之王理查德·佐尔格是如何暴露被杀的?
战争,从来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残酷争夺,因此,交战的双方自然无所不用其极,刺探情报并利用情报击败对手,就成为一种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因此,双方互派间谍,试探对方的机密,就成为双方心照不宣的共同的选择。
红色间谍之王理查德·佐尔格
因此,从古至今,只要战争存在,间谍就从未消失。犹如残酷的战争中从来没有什么浪漫一样,间谍活动,有的从来只是惊心动魄和你死我活,至于电影零零七中的帅哥美女,也只会存在于电影之中。
在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伤亡人数最高、也最为惨烈的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然也诞生了无数间谍,这其中,红色谍星佐尔格,堪称二战无数间谍中最为耀眼的一个。
佐尔格是德国人,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同希特勒一样,也曾加入德国军队并参加了第1次世界大战。由于在战争中作战勇敢,还曾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然而,与狂热的希特勒并不一样,佐尔格在战争中受伤之后,他变得更加迷茫。
佐尔格
因为他认为,虽然在战场上拼命,但是包括他在内的大多数士兵根本没有了解战争的真正目的,更不知道它的深远意义。在迷茫之中,他接触了共产主义并将其视为自己终身的信仰。
1918年,在基尔大学攻读国家法和社会博士后,他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并在1924年到达莫斯科,从此,德尔格开始为苏联服务。
也许天生就是一个极为出色的间谍,佐尔格在被派往日本之前,也曾在1930年被苏联派往中国刺探军事情报。佐尔格以记者的身份刚刚进入中国,就迅速结识了大量国民政府的高官政要,并根据各方面获取的广泛情报,最终得出了“日本下一个目标仍是中国而不是苏联”的准确结论。
苏联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据了东北地区,同时,日本人对于苏联远东地区垂涎三尺早就不是秘密,因此,为了保障苏联远东地区的和平,佐尔格被苏联派往了日本筹建情报网。
佐尔格再次展现了自己卓越的军事刺探情报能力,他在日本成立了情报组织——拉塞姆小组,并利用德国报纸记者的身份和与德国驻东京奥特大使的良好关系,获得了大量有利帮助。
在佐尔格源源不断的情报支撑下,苏联获得了关东军向苏联发动武装入侵的情报,也以此情报为根基,获得了诺门坎之战的胜利。
诺门坎之战
1941年,太平战争爆发之初,佐尔格再次根据刺探的消息,获得了“日本最高统帅部做出今年不像苏联宣战”的重要情报,苏联在获取这一关键情报后,果断从东线远东地区抽调了11个步兵师25万人到达苏德战场。
这支部队也成为苏联取得莫斯科战役胜利的关键因素。而莫斯科之战的胜利,开始扭转苏德战场苏联节节败退的局面,因此,苏联能够扭转战争走向,佐尔格堪称居功至伟。
佐尔格近乎完美的情报刺探能力,使得苏联对于日本战略动向几乎了如指掌。而且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佐尔格不仅仅能够获取大量日本情报,同时他也能够将搜集的情报进行相互验证,全面考虑,从而做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
日本
但是,情报工作是深入敌人腹中、极为危险的活动,在佐尔格不断的向莫斯科传递情报的同时,日本本土的谍报人员也开始发现一个频繁的密电码。日本人开始遇到意识到:在日本本土有一个间谍网。
最终,日本人将目标锁定到了苏尔格身上,虽然佐尔格利用德国人的身份机智应对,令日本人一无所获。但是,他最终仍未逃过一劫。日本警察厅开始从打击日本共产党下手,并最终逮捕了拉塞姆小组成员宫木。
宫木正是佐尔格亲自发展的拉塞姆小组成员,被捕后,由于宫木没能经受住严刑拷打,最终招认了所知道一切情报,拉塞姆小组,包括佐尔格在内全体成员全部被逮捕。
佐尔格
即使被逮捕之后,佐尔格虽然承认了自己是间谍,但是为了不给苏联带来麻烦,他并不承认自己是苏联间谍,而是自招为德国间谍。但是这一切,依然没能挽救佐尔格。1944年11月,年仅49岁的佐尔格在东京被日本人秘密绞死。
这件事直到佐尔格死后的20年,1964年苏联当局才公开了佐尔格是苏联间谍的秘密,并将佐尔格追认为苏联最高英雄。佐尔格在二战时期辉煌的间谍成就至此公布于世。
佐尔格墓
三、间谍秘闻系列:佐尔格,拯救苏联的德俄混血双料间谍之王
1938年6月,苏联内务部人民委员会远东局负责人留希科夫,带着一批重要情报偷偷越过了边界投奔了日本关东军,随后引入日本方面高度重视,军方直接下令将其转移到东京,甚至德国纳粹也专门派出一个通晓苏联问题的专家一同参与对这一名苏联将领的审讯工作。
在审讯过程当中,这一名苏联叛徒交代了他所知道的一切包括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具体军事部署。
就在这时,一封电报也秘密地到了莫斯科,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这名叛徒已经将已知的资料全部泄露,除此之外,还有德国,日本可能即将对苏联展开的军事行动。这份电报引起了莫斯科的高度重视,进而调整了远东守军的部署,为不久之后与日本的局部战争奠定基础。
而将这封电报发给苏联的正是我们这一期故事的主角,红色间谍之王佐尔格。
佐尔格出生在俄国,成长在德国,12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佐尔格自幼便有一些内向和害羞,所以他的母亲就经常在晚上陪着他给他讲一些故事,而这些故事当中有一个对佐尔格影响深远,那就是他的伯父,弗里德里希.阿道希.佐尔格。一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好友,一名国际工人运动领袖,一名为了革命而献出了生命的烈士。
母亲给佐尔格讲了关于他伯父故事的同时,还经常拿出一个匣子匣子里面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给他伯父的亲笔信,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红色的种子已经在佐尔格幼小的心中发芽。
不过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很多的德国青年一样,佐尔格应征入伍,甚至还负了伤,而这次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战争也进一步将佐尔格推向了革命道路,根据他个人回忆,“我那些单纯的士兵朋友们没有一个了解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更谈不上它的深远意义了”。
随着战争结束,他于1919年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因为表现出色,5年后受德国共产党的委托,佐尔格转入了莫斯科,加入共产国际的联络部,也就是情报部,成为了苏联共产党员。
没过几年日本在中国发动了皇姑屯事件,炸死的张作霖,整个东北亚局势立即紧张了起来。
苏联方面急需一名干将来到中国建立相应的情报网络,以增进中苏关系,并且遏制日本野心扩张,经过精心挑选,佐尔格被派往了东方,开始了他的传奇特工之路。
根据佐尔格的狱中笔记,可知他被派往中国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一般性任务,二是在日本滞留期间,对各种事情的自我选择任务。其中呢,第一小任务主要可以概括为918事变后,日本对远东地区特别是对苏联的政策和具体的内容。日本陆军空军的部署编制,还有日本对德国,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关系。
特别是在1933年,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当中明确地提出要进攻苏联,而这时是英美等国开始制定祸水东移,也就是想让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自己坐收渔利之后,日本对苏联的政策更是被提到了重中之重的地步 。
苏联下令一定要搞清楚日本对苏联的意图,防止将来德国,日本同时进攻苏联,使其两线作战。
了解到信息之后,佐尔格迅速将信息传到了莫斯科,推动了斯大林,向中国提供物资支援的计划,甚至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和航空志愿军来华作战,缓解中国战争的态势,促使蒋介石在对日谈判当中采取了拖延战术,最终拒绝了日方的要求。
除了中日关系之外,对苏日关系来说,也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佐尔格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文章开头所讲到的,苏联内务部人民委员会远东局负责人留希科夫叛逃事件,通过在中国所部署的情报网,佐尔格已经听到了风声,说日本为了提高自己在西方列强心中的地位,准备在一个叫张鼓峰的地方对苏联进行军事挑衅,以改善日美和日英关系,进一步强化德意日三国反共联盟,并且也用这个条件来佐证 留希科夫说 的话,是真是假。
这时日本的参谋本部已经制定好了对苏作战的计划,但还没有得到天皇的批准。这个情况莫斯科直接决定将军队派往 张鼓峰 地区,随后双方爆发了军事冲突。不久日方便派代表与苏方进行了停战交涉,其中双方讨论的焦点主要是在1886年《中俄珲春界约》的解释,根据俄文的解释,边界应该在 张鼓峰 的山巅,但是根据日本解释整个 张鼓峰 都应该是伪满的。
在交涉过程当中,莫斯科收到了佐尔格的情报。再次强调,日本这次行动仅仅是为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根本无意挑起真正的战争,并且附上其的中国收集到的情报。
关东军此时为了支持对华战争已经抽出了好几个师团南下,日本方面根本无力向苏联发动进攻。于是斯大林决定坚守底线,不同意日本要求获得张鼓峰地区的要求,同时要求日本必须单方面撤退。在两国外交官不断斡旋的同时,边界的摩擦也在不断升级,苏军这时候已经基本上占领了张鼓峰。就在这时佐尔格的情报,就突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告诉莫斯科关东军已经开始动员,甚至日本海军很可能要北上。见此情报,苏联的态度立刻就发生了逆转之前是要求日方单方面的撤退,现在则改为可以签订停火协议,最终的苏联这方见好就收,张鼓峰以其胜利而告终。
当然有人会说,张鼓峰会战日本仅仅伤亡1440人,苏军伤亡的人数是它的三倍以上,但是呢,战争的胜负不应该来这么说,否则单纯按照战损比来看,那德国可以吊打多少个苏联,在张鼓峰事件之后,苏联也开始更加重视对中国的援助力度,以提高其对日本的牵制作用,而对日本而言,这是其对苏联强硬政策的一个受挫。
在这之后,日方认为苏联东部边界已经是铁壁般的防御,于是开始将重心放于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当时间来到了1939年5月11日,日本关东军便在诺门坎地区,对外蒙军队发动进攻。
不过,日军的这次进攻仍然被佐尔格所知悉,并了解到日军的这一次作战,意图是在外蒙地区占据一个有利地点,以便为未来进攻苏联奠定基础,同时也想乘机去试探一下苏联自己的武装力量较上一次的张鼓峰事件之后有无变化。
莫斯科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派出朱可夫来到前线指挥战争,双方还是都没有投入大部分的兵力,但是就在7月佐尔格的又一封电报到了,这一封电报改变了整个苏联方面的战略部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外交决定,原来当时的国际方面来说,慕尼黑会议已经开完,英,法等国再次对德国进行了绥靖政策,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在当时的短时间的德国和英法等国关系出现了向好的趋势,于是日本内阁方面想要邀请美,英,法,德,意日还有中国参加一个太平洋会议,借用美,英,法在中国的影响力结束中日战争,而德意志三国则将下一个进攻目标放在了苏联。这样美英法不用担心德国崛起后的扩张,日本有能从中日战争的泥潭中重生。可以说这太平洋会议就是一场东方的慕尼黑阴谋。而日方的谈判基础就是关东军要在8月24日在于诺门坎地区发动总攻,并取得胜利。
当佐尔格交给消息传回莫斯科之后,苏联方面决定先发制人在8月20发动总攻,并且这一消息也推动苏联在23日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后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和英,法等国相互宣战。
日本一看,在战场上没有捞够便宜,原定的和德国东西夹击苏联计划也因为二战爆发而不得不终止,于是便在9月9日提出了停战协议。15日,双方在莫斯科正式签订了停战协议。
可以说,从1931年到1939年之间影响日本和苏联这两个国家的因素有很多,而佐尔格和他所领导的特工小组所牢牢地抓住了日本方面制造的各种摩擦背后的企图,并且在抓住这些关键因素之后,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避免了将来苏联可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