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82年10月发生了什么?在日历中10月只有20天(原因揭秘)
最近有很多网友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发现在日历1582年的10月中整整少了10天的时间,于是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议论,纷纷询问到底在1582年10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少了这个10天时间呢?明明一个月是有30天,为何1582年的10月只有20天呢?下面我就来给你讲讲这其中的原由,看完之后你就会彻底明白!
1582年10月发生了什么
1582年10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网友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呢?原来是因为在日历中1582年10月少了整整10天,从10月5日到10月14日都没有了,这又是何原因呢?难道是有人故意将这10天给抹去了吗,还是这10天发生了一些不能让人知道的大事?所以才将其从日历中去掉?其实并不是网友所想的这样,真实的原因只是由于当时的历法不完善所导致的,我们在接着往下看!
1582年(明朝神宗万历十年)10月少了10天,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而只是当时改了新历法而已。1582年2月24日罗马教皇是颁布了新的历法,从而替换了掉了古老的日历计算法,这个历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依然在采用的万年历,这才导致了在10月之中少了10天。
我们都知道历法的计算是需要和天文相对应的,而在此之前世界上采用的历法是“儒略历”,是凯撒大帝在公元前46年所制定。在“儒略历”的计算之中,每年的时间会多出11分钟14秒,虽然看起来差距不大,但时间长了之后便出现问题了,到了1582年的时候每年多出的11分钟便已经积累成为10天时间了,这也是1582年10月少了10天的关键所在!
当新历法颁布之后,在世界上原先采用着“儒略历”计算的国家便将日历给更换了过来,在10月4日的时候开始正式执行。将之前“儒略历”中所多出的10天给取消掉,那么就刚好是从10月15号开始计算,所以在日历上才看到1582年10月消失了10天。
二、1582年10月5日 10月14日这十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旧历法已经和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相差十天,此时颁行了新历法格里历,数字上跳过了这十天来修正日期差错。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格里历。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到1582年时,儒略历的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历开始实行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删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使用西元纪年
西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间为纪年记录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纪的时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为世界主流也是欧洲殖民的结果,同时也传播了格里历,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从黄帝纪年开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元
三、为何1582年10月的日历少了10天?当年发生了啥?
如果你的手上有一份电子日历,将时间翻到1582年10月,一定会吃惊的发现,在10月4日的背后,竟然就直接是第15日,足足少了十天的时间,当年发生了啥,难道是时光倒流?
真实的故事自然不是这样,它来自于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基督世界颁布的命令,这又是怎么回事情呢?不妨让我们来好好看一下。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发现了四季交替的规律,并且学会使用星象位置和季节的变化用于纪年。而如今的公元纪年为世界通用,是古代罗马向埃及学得,并且随着罗马人和基督教兴起而传播世界的纪年法。
掌握了丰富地理知识的读者,或许会清楚,一年,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准确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然而古人们,显然无法完成这么精确的计算,但是他们依然可以通过误差,来计算时间,因此4年一次的闰年也就诞生了,多出的一天折算掉每年多余的5个多小时。
等到了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盖厄斯·儒略·恺撒(不是凯撒大帝)在希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定了比过去更为精准的历法,并且在45年1月1日开始实行,史称“儒略历”,在16世纪以前,广为西方世界所应用。
《儒略历》依然是以回归年作为基本单位,和如今的阳历大致相同,它将全年分为12月,单数月是大月,长31日,双数月是小月,只有30天,而2月平年是29日,闰年是30日。
相比较之下,《儒略历》每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基本算是符合地球公转的时间,但是必须注意的事情是,误差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还是相差了将近11分14秒。在罗马时期,这些误差算不了什么,然而一年接着一年,数百年过去,误差也就越来越大,比如对农民异常重要的春分时节,因此快了好几天,生产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它甚至还带来了宗教上的麻烦,教会确定复活节,也成为了一个十分大的问题。
因此等到1598年,格里高利教皇咨询数学家克拉维斯的意见,打算将时间重新调整“归零”,此时在千年的积累中,每年11分14秒已经累积成10天,故而克拉维斯认为,教皇应该官方发布一条声明,将这10天给抹除掉。
格里高利答应了这个条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设置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这也就是现行到如今的公元历法原型,除此之外,格里历为了缩短误差,还特意规定,除非能够被400整除,不然的话所有世纪年都不设置闰日。
这同样是经过科学计算得到的结果,这样一来每400年格里历只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三个,儒略平均128年,就会出现一天的误差,但是格里历需要3300年才会达到了这个数字。
虽然格里历方便了后世,有意思的是,对当时却造成了一些麻烦,比如说出生在10月4号到10月14日的人,竟然就平白无故找不到自己的生日,好在这十天,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但是格里高利的改革,依然遭到了教会影响力较弱英国人的反对,他们拒绝“抹除10天”,倔强的维持旧日历,不过到了1752年,英国人发现旧历法越算越不对劲,这才同意和欧洲大陆接轨。
四、1582年的十月去哪了?
在1582年以前,罗马帝国使用还是儒略历纪年,直到1582年任职罗马教皇的高利将儒略历的纪年方式更换为新历的纪年方式,也就是现在熟知的公历纪年。但儒略历与公历之间有十天的日期差距,当时的罗马教皇高利直接将儒略历1582年10月5日,改为了公历1582年10月15日。
两个纪年方式经过替换之后,就出现了这十天的空白期。如今有些日历为了计算方便,所以直接不记录1582年10月份的日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1582年的十月消失了,实际上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因为纪年方式更换而少了十天。
扩展资料:
一个太阳年并不是简单的365.25天,其实是365.242199天,因此几乎每年都会多出11分14秒,虽然并不多,但由于常年累月的积压到了一起,使得教皇格利戈里八世继位时,就出现了太阳年和历法的巨大偏差,整整差了十天,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进行一次改革。
从而经过教会的协商,决定将1582年十月份的5号到14号的10天进行消除,直接将这10天抹掉,但这样直接的做法,对于民众来说,有很大的困扰,比如在这几天中出生的人无法过生日,这几天的工资和税收等,都是无法计算的。
因此委员会又对历法进行一次改革,将一个太阳年调整为365.2422天,这也就意味着每一百年就能少一次闰年,由此才形成了现在的公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