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文宏等80名医生获中国医师奖,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中国医生奖是我国医疗界的最高奖项,在设立至今仅有九百多人获奖,在首批获奖者中钟南山院士便在其中,由此可见此奖的殊荣。而此次疫情中张文宏等80名医生获奖,我认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张文宏的贡献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有所耳闻,作为一个身在疫情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在大多数医生都对疫情大势不敢发表看法时,他却站了出来透彻客观的为大家分析疫情。这在当时可谓是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而张文宏的贡献可不仅仅在网上,在学术和医疗研究方面他也有着重大贡献。
大多数人对张文宏的初次认识相信都是在网上了解的,被网友称赞敢说真话。在前段时间疫情还未控制下来的时候,张文宏便敢于分析疫情的大势,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还提出了多喝牛奶多吃鸡蛋少喝粥的建议,虽然当时这个建议受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多喝牛奶多吃鸡蛋少喝粥虽然推翻了大家对于中式早餐的认知,但对当时疫情还是起到了正面作用的。对于新冠肆虐的时期,人们更应该注重营养的全面补充,从而提高免疫力。
张文宏对医学界的贡献可不仅仅是在网上发表言论,在学术和医疗研究方面他同样有重大贡献。他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感染科主任,在2016年牵头研究十一五、十二五多项传染病防治等重大课题,更是发表了学术论文一百五十多篇,在中国医师界可谓是领头羊一般的存在。所以说对于张文宏的获奖在情理之中,更在医疗之中,这个殊荣是张文宏等80名医生应得的。
在这次疫情中,正是我国医疗工作者的奋不顾身,才让疫情形势得以缓和,也正是张文宏等医生的贡献,才让大家的心稳定了下来,致敬医疗工作者。
二、张文宏为什么被叫张爸?
张文宏为什么被叫做张把很简单呢,因为他作为别人的。父亲。被只称之为张爸。
三、疫情中的英雄人物
1、张文宏
张文宏长期从事感染病与肝病专业的临床研究。2020年2月,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9月8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9月10日,荣获2020年“最美教师”称号。
2、王伟
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1月24日的除夕夜,注定是个不眠夜。挖机工人王伟接到施工通知,当天下着雨,他戴着厚厚的口罩,踩着泥泞的地面,像战士一样,扎进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如期交付。10天10夜,这背后是近7000余人的鏖战。高强度劳动下,每一名建设者虽然非常疲惫,但王伟说大家都很亢奋,像“打了鸡血一样”。
还有一个开挖掘机的小伙子,听说自己驾驶的挖掘机被称作“蓝忘机”,通过直播成为网红之后,忍不住对着记者侃侃而谈:“以后我的小孩子大了,我肯定也是要当爷爷的嘛,我可以跟我孙子讲讲,我们以前为了大武汉,为了祖国,做出过贡献!”
3、钟南山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促成了国家多项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4、覃慧敏
2003年“非典”肆虐,在北京进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战场,整整鏖战了59天。如今时隔17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肆虐。年近50的覃慧敏,换了阵地仍和她的伙伴们一起投入新战役。
出身于感染性疾病科,有着二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她曾经的同事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之一,而她的角色却发生了变化,从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线医生,变成了一名医务管理者。
5、常州大爷
2月9日早上,一位身着黑外套、红毛衣的热心市民在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办公室留下一个箱子,说是捐赠武汉的。后来,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把箱子打开一看,箱子里全是钱,一沓又一沓,总共50万元!
里面还有一张小纸条: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关心武汉,我出一点小力,希望能早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共渡难关,武汉加油!落款为"常州公民"。
四、张文宏并不是国家级院士,为何能够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成为中流砥柱?
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会在不同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今年疫情爆发地太过突然,大部分民众和专家手忙脚乱。我国当机立断做出了重要的防控措施,保障了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次疫情中涌现出多个优秀的医护人员和专家,虽然张文宏并不是国家级院士,但是张文宏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成为了重要的领军人物。他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是因为张文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过硬。他充分掌握了疫情爆发后的各种情况,并善于分析疫情和病人的关系,从而使得张文宏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分量。
第一个原因:张文宏详细分析疫情
每一位专家擅长的领域略有不同,而新冠肺炎属于一种传染疾病。张文宏能分析传染病和疫情的关系和不同点,他通过分析疫情顺利得出防控疫情的方法和措施。张文宏向媒体透露的每一项决策都能体现张文宏的专业能力,这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安全。
第二个原因:张文宏具备专业能力
无论你是否获得了专业领域的职称,拥有专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能更好地获得巨大的成功。虽然张文宏并不是国家级院士,但是他的专业能力特别强。一位专业能力特别优秀的医护人员会为疫情的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并且顺利成为这次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第三个原因:张文宏十分关注病情
自从我国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后,大量病人开始出现呼吸道问题。张文宏十分关注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和医治状况,他通过与病人的良好沟通,自然就能掌握疫情最真实的一面。他将疫情与专业相结合,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人民抗击疫情的道路。
五、张文宏等人入选抗疫先进个人,同批入选的还有谁?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医疗圈很多为众人所熟知的名字均出现在抗疫先进个人名单行列,如张文宏医生、李兰娟医生、邱海波医生、陈静瑜医生等,每一个人名字的背后,都曾有一段为我们拼过命故事,都值得我们衷心的感谢!
是的,前几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级表彰拟表彰对象的公示》,确定童朝晖等一千五百人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含追授44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五百个集体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蒋荣猛等两百人人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对象(含追授14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等一百五十个集体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本次公示的国家级表彰名单先进个人共有一千五百名。
在此次疫情中,张文宏医生率领的华山医院感染科蜚声海内外,他们站在了病原学研究国际竞争的前沿。而张文宏在上海人的眼里,就是一枚“定海神针”。疫情期间,张文宏医生的持续走红,不仅在于他过硬的专业能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敢说真话的性格,他的金句也频频冲上了微博热搜,疫情期间,大家都得乖乖地听张医生的话。
在本次疫情中另一位我们不得不提的战士那就是李兰娟院士。是的,疫情期间,李兰娟不顾花甲年高,仍带队前往武汉,坚守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六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的有关情况汇报,也查看了有关现场。在武汉实地研判疫情的李兰娟向国家提出了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六、张文宏突然发表惊人言论,他到底说了什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就我国疫情形势变化及防控效果、奥密克戎的挑战和未来防控模式进行了深度解析。其中特别提到了新冠奥密克戎出现了抗体逃逸现象。先来看研究成果是怎么说的。
复旦大学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细胞-宿主和微生物》上发表了论文,发现奥密克戎无论是BA.1、BA.2还是BA.3,病毒与已有的抗体血清中和的效价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而且对于感染者的恢复期血清也具有抗体的逃逸作用,这就意味着奥密克戎的中和效价因为病毒的变异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逃逸,这会使得已有的抗体治疗和疫苗效果大幅降低。
论文表达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我们接种的疫苗对付奥密克戎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感染的风险也极大提高。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达到了一个人可以传染9.5个人,它的传播速度在已有的传染病中已经超过水痘,所以它的传播是很难控制的,这也使得最近全国各地为了能够达到动态清零目标而扩大了检测和追踪规模,甚至采取区域性的静默来终止疾病的流行。
面对这个形势,我们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千万不能用西方躺平模式“集体免疫”来应对,这对于中国人口规模、医疗资源、社会成本都是灾难性的。必须严格地毫不动摇地按照“动态清零”的国家抗疫政策,发现一例、管控一片、封控一区,及时切断传染的覆盖率,用抗疫的速度跑赢传染的速度。上海市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而北京在防控工作方面堪称完美。
人心齐,泰山移。面对奥密克戎的肆虐,我们普通老百姓要端正心态、积极应对。疫苗接种必须做到全员覆盖,主动参加社区核酸检测,公共场所坚持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消毒、常通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勠力同心,新冠肺炎病毒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