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钱是指的哪三个人

“三钱”一般指“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于1956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

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并称“三钱”,最初是由毛主席喊出的“别号”,后被周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大家。

此外,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技专家中也有“三钱”的说法,两弹一星“三钱”指钱学森、钱骥、钱三强。

钱学森主要成就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三钱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钱学森

二、三钱是谁?

“三钱”,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最初是由毛泽东主席喊出的“别号”。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

钱学森

钱伟长(1912.10.9-2010.7.30),享誉海内外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钱伟长

钱三强 (1913—1992),原名钱秉穹,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钱三强

扩展资料:

“三钱”说法的出处

第一种说法:

钱伟长之所以被誉为“三钱”之一,其原因是由于1956年制定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时,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力排众议,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规划,故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杰出的“三钱”,而且同时还被任命为了清华大学副校长。故“三钱”一说并不是源于“星弹”,而是源于“规划”。尽管许多媒体所表述的“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的说法不妥,但钱伟长因作为中国第一个12年科学规划的建议人而可能会被列入“三钱”之列却是于典有据的。

科技三钱”的提法最早见于1956年,也是《12年科学技术规划》编制过程中,由总负责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从此广为人知,包括参与规划制定的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第二种说法:

1999年表彰的“两弹一星”元勋共23人,其中三位姓氏为钱的有钱三强、钱学森、钱骥。钱三强负责原子弹、氢弹;钱学森负责火箭、导弹;钱骥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三钱”的提法包括钱学森,钱三强和卫星专家钱骥,只不过这个提法很晚,查到的明确甚至是在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期间,最早也不可能早于两项事业开始的1958年。钱骥1983年就去世了。钱伟长如果1957年没被划成右派倒也有可能参与“两弹一星”,早在建国初期,发展”两弹一星“,计算机等重要议题就是钱伟长等三人提出的。1957年成了右派以后钱伟长就不得参与该领域的研制,这是个人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参考资料:三钱-百度百科

三、三钱指哪三位科学家 三钱是谁

1、三钱指“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并称“三钱”。

2、最初是“别号”,后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大家。

四、中国的“三钱”是哪三个科学家?

中国的“三钱”是指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三位科学家。

拓展资料

一、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1]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二、钱伟长

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转入物理系,1935年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1946年5月,钱伟长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三、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